危亡与再造唐室的山西人 唐玄宗李隆基在诛韦后、杀姑母(太平公主)后终于登上了皇位,经过励精图治和姚崇、宋(王景)、张说、张九龄等一批贤相良臣(如裴耀卿等)的辅佐,终于使李唐王朝达到了极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开元盛世长达30年之久,天下安然,百姓乐业,八方来朝。进入天宝以后,唐玄宗开始了享乐奢侈,任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等,结果导致了“安史之乱”爆发,使唐王朝几近崩溃,唐朝从此走向衰败。 一个封建王朝的衰败,原因是多方面的,唐玄宗由于几十年的太平盛世,加上奸相李林甫的蒙骗,日益坠入荒淫与骄奢之中,这中间有一位祁县人起了极为恶劣的作用,他就是王(钅共)(?—— 752)。天宝二年( 743),王任户部郎中。他巧立名目,大肆搜刮钱财,供唐玄宗挥霍,并说:“此皆不出于租庸调,无预经费。”使玄宗更加靡费无度,并视王有“富国之术”。王投靠李林甫。九年,任京兆尹,成为导致唐朝腐败的主要奸臣。此时,唐玄宗后宫失调,看上了儿子寿王妃杨玉环。杨玉环(716——756)是蒲州永乐(今芮城西南)人,嫁寿王为妃。天宝四年,唐玄宗据为己有,册封贵妃,由此杨贵妃名列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列。贵妃得宠,其姐妹兄弟皆封赏入朝为官。“安史之乱”杨贵妃被杀,成为千古文人骚客演义的素材,人人为之扼腕哀叹。杨国忠被杀乃咎由自取。杨国忠(?—— 756)本名钊,天宝初玄宗赐名国忠,兼领十五余使,权势日盛。此人志大才疏,无治国理政之才,但由于玄宗专宠贵妃,才得信宠。李林甫死后,杨国忠代为右相,兼吏部尚书,又兼领四十余使,结党营私,赂贿公行,激化了与安禄山的矛盾,引起了“安史之乱”。当时朝中腐败,边塞偏由一位山西人提拔任用了一名安禄山,终于使内忧外患相迫而成。张守(王圭)(?—— 739),陕州河北(今平陆)人。为幽州长史、河北节度副大使、辅国大将军等,屡败契丹,为“开元盛世”的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但他后来生活腐败,冒功报捷遭贬,更主要的是他提拔重用了安禄山,并养为假子。安禄山极力博取杨贵妃及玄宗好感,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他窥见唐朝外强中干,遂产生了颠覆唐室的决心。 天宝十四年( 755),“安史之乱”爆发时,有人曾劝唐玄宗迁都晋阳,太原尹、北京留守李光弼在此凭坚固守,以不满万人之士打败史思明精兵10万之众,收复两河之地。其时,协助李光弼守城的是祁县人王缙(700——781),他是著名诗人王维之弟,时任太原少尹,以谋略见长,深得李光弼及将士推重。王缙后来协助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是恢复唐室安定的主要人物,曾两度为相,功不可没。安禄山叛军要攻取长安,潼关是入关的门户,玄宗派得力将帅拒守,首先选中了高仙芝和封常清。封常清(?—— 755),蒲州猗氏(今临猗)人。“安史之乱”爆发,封常清在华清池见玄宗,要求到东京一带招募兵马,被任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后退守潼关,与高仙芝采取守势,深沟高垒,使叛军不得西进。为唐玄宗调兵遣将创造了极好机会与时间。但由于玄宗求胜心切,迫其出兵,又听信监军宦官谗言,结果杀掉了高仙芝与封常清,改派西平郡王哥舒翰守握关。哥舒翰因受杨国忠排挤与诬陷、协迫,被迫匆匆出战,战败被俘杀。潼关失守,叛军长驱直入攻占长安,唐玄宗被迫西逃入蜀。 郭子仪(697——781),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以武举入仕。天宝十三年,任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安史之乱”起,郭子仪以卫尉卿、灵武郡太守、朔方节度使率兵东伐叛军,配合南路平叛,他一举败史思明于河北,收复诸多州县。肃宗在他的辖地灵武即帝位,郭子仪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平叛主要组织指挥者。至德二年( 757),郭子仪以关内、河东副元帅名义配合回纥兵一举收复两京及河西、河东、河南诸县,基本平定叛乱。肃宗回到长安,慰劳郭子仪说:“吾之家国,由卿再造。”即任郭子仪为司徒,封代国公,不久进中书今。上元中,郭子仪被封汾阳王。封地即今山西汾阳一带。代宗广德元年( 763),刚刚平息“安史之乱”不久,吐蕃又攻占京师,代宗东逃,郭子仪收拾残兵,用奇计迫吐蕃撤兵,再次收复京师,迎回代宗。后来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准备叛乱,郭子仪又以仆固怀恩为其旧部之故,瓦解了叛军,避免了一场大规模叛乱。此后,吐蕃多次内犯,皆因郭子仪在,未能危及唐室。代宗崩,遗嘱其代政三天,德宗即位,尊郭子仪为尚父,加太尉,兼中书令。郭子仪出将入相近30年,正当唐朝生死攸关之际,系天下安危于一身,可谓功高盖世。郭子仪虽生于华县而非汾阳人,但其一生事关汾阳,封于汾阳,食邑于汾阳,“根”在汾阳,甚至有时他本人也自称为汾阳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称:“华阴郭氏亦出自太原。”汾阳古多属太原辖,说“出自太原”犹云“出自汾阳”也。近年来,世界华人中郭氏宗亲团体都基本认可了汾阳是郭子仪故里,纷纷来晋寻根祭祖。郭子仪虽然挽救了唐朝的危亡,但由于“安史之乱”的打击,唐朝从此一蹶不振,踏上了风雨飘摇的衰败历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