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皇帝和大臣们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赵充国现在率领万余骑兵部队在外作战,对于国家的后勤是个沉重的负担,赵充国不趁现在能获取水草之时进攻对方,等到冬天苦寒之时,羌人以牛羊为食,藏在险要的山中,而我方一者不能就地解决一些粮草问题,二者冬天苦寒,士兵不能适应,势必不利。宣帝于是下诏书谴责了赵充国,并任命将领率兵征讨罕、开羌人,而且要求速战速决。 赵充国认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力劝宣帝收回成命。他指出:“现在羌人时时准备攻打敦煌和酒泉,我惟恐担心两地的兵力不足以抵挡他们的进攻,现在却要派遣两地的军队去进攻他们,羌人现在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发兵进攻他们不仅会因为实力的差距而战事不利,还会让他们的结盟更为稳固。先零羌起兵为叛是有罪的,罕、开羌并未入侵边境,现在放开有罪的一方,而去讨伐无辜的一方,势必增加一个仇敌。如果先打罕、开,先零必然发兵援助,这样就会坚其约,合其党。他们再迫胁诸小种,附着者稍众,莫须之属不轻得离也。如是,虏兵寝多,诛之用力数倍,臣恐国家忧累繇十年数,不二三岁而已。”这样才勉强说服了皇帝。(兵法上说:兵贵速,不贵久,但是如果只从表面上理解,那么其结果将是,皇帝表面上是追求了速度了,可是实际上却拖延了战争;而赵充国表面上是使战争持续的时间角长,而实际上是却是速战)。 不久,赵充国进兵先零羌占据的地区,先零猝不及防,望风而逃,丢下了所有的辎重物资,争先抢渡湟水。有的将领认为这正是聚歼敌人的大好时机,赵充国回答说:“此穷寇不可迫也,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下令全军不得擅自追击。结果,先零羌淹死数百人、被杀和投降汉军有五百人,尽管主力都安全地渡过了湟水。但是却留下了大量辎重,牛羊十万余头,车四千余辆。随后赵充国又进军到了罕、开地区,严令士兵不准侵扰,部落首领靡当儿到汉军营地说:“汉兵果然笃守信义,不打击我们。”一再表示愿听约束,仍回故地。 赵充国虽然打败了先零羌,但是并没有彻底征服。这时赵充国染病在身,需要休养,由于赵充国正确的战略,羌人投降的人数达到了万人以上,赵充国判断羌人必定会被击败,为了确保边防的安全,他打算实行“屯田之策”,即撤退骑兵,留一万步兵屯田守边。 但是,这一正确的建议又遭到多数朝臣的反对。宣帝派来破羌将军辛武贤,命令他俩合兵一处进攻先零。赵充国再次向皇帝详细阐述了国家、军队和边防的关系。他指出:“就后勤补给而论,现在我的军队,每月需要大量粮草,全靠内地转运,战事一天不解决,劳役就停止不了;就边防而言,目前的紧张局势不仅仅是羌族问题,羌族问题如不从根本上解决,四邻小国还会一个影响一个地发生变乱。而且羌人强悍,不容易在军事上击败,如果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将要调动大量军队,必定会造成其他防线的空虚以及后勤补给的加重,这于整个国家的边防是不利的。他谈到:蛮夷习俗虽殊于礼义之国,然其欲避害就利,爱亲戚,畏死亡,一也。今虏亡其美地荐草,愁子寄托远遁,骨肉心离,人有畔志,而明主般师罢兵,万人留田,顺天时,因地利,以待可胜之虏,虽未即伏辜,兵决可期月而望。羌虏瓦解,前后降者万七百余人,及受言去者凡七十辈,此坐支解羌虏之具也。”与此同时,他提出“班师罢兵,万人留田”的建议,并具体陈述了屯田的十二条好处。 赵充国为坚持屯田之策,秉笔直书,极言利弊,三次上书皇帝。最后汉宣帝终于批准了他的屯田之策。这时,许延寿和辛武贤仍然主张进击羌人,宣帝也予以批准,两策并用,命许、辛和中郎将赵印会师进剿。结果,许延寿收降羌人四千多名,辛武贤斩杀二千,赵印斩杀,收降二千多人,唯有赵充国兵不出营而收降五千多人。于是赵充国又上奏章说:“羌人约有五万军兵,已经斩首七千六百级,投降三万一千二百人,淹于湟水和饥饿而死的也有五六千人,现在逃跑的四千兵马,况且罕羌首领表示,要杀死先零羌的首领杨玉,于是请求回军。当年秋天,先零羌首领杨玉果然被部下杀死,其部属四千多人全部归降汉军。 孙子兵法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是孙子认为的用兵的最高境界,不仅他本人没有实现过,纵观世界军事史,也只有本文的主人公近似的达到这种境界,本人现以探讨和批判的态度来分析这个观点,有不妥之处,还望大虾指点。 首先我们来看赵充国是如何达到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的的。 第一个条件,是由汉朝与羌人的国力差距,早在赵充国前往平羌之前,他就说:然羌戎小夷,逆天背畔,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在战略的高度,赵充国就认为汉朝是必然会取得胜利的,采用何种军事策略不同的只在于军事力量使用多少的代价。(最重要的客观条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