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争鸣 >

为刘心武续红楼的"创举"鼓掌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记得当时,我们是在读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当时的一些作家的其它作品成长起来的,《班主任》当时的影响非常大,评论很多,尽管后来《班主任》被认为只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没有一流文学作品的价值,但刘心武依然是我们非常喜欢的作家,他后来的《钟鼓楼》很有韵味,是很耐读的小说。之后,刘心武写小说不多,而他对《红楼梦》的研究是相当有探索精神的,虽然有专家对他的观点很不认可,但他的“红评”引发了不少人对《红楼梦》的更大兴趣,这也是有大功劳的。当我们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刘心武说《红楼梦》,虽说不一定赞同他的看法,但总能引起对《红楼梦》的一些新的思考,说实话的,我写过一些关于《红楼梦》的评论,有的是受到刘心武的启发才写出来的。刘心武拓展了评《红楼梦》的视野,让一些年轻人对《红楼梦》更感兴趣,这是该肯定的。
    刘心武说红楼,可能不一定让小说同行赞许,更不能够让红学专家满意,甚至,他的评论还引起了有的专家的愤怒,但是,在相当一些年轻人那里,他们还是觉得刘心武的评论很有趣,给人有启发。
    有人说,刘心武说红楼,除了给他本人和央视带来一些经济收入外,就谈不上其他效益了。这种观点有点酸酸的,他当然为自己和为央视带来经济收入,这是无可非议的,刘心武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在研究红学,央视让他上讲坛引起了观众的很大兴趣,有些经济收入也是合理的,他的演讲至少对于观众兴趣古典文学,关心中国的古典文化是有益的。
    这回,刘心武又在央视开讲了,而且讲的是要续写《红楼梦》,看来,刘心武又“热”了,现在,议论已经不少,接下去,骂声也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有媒体说,他续得很有灵气。刘心武在比较长时间研究的基础上来续,他又是作家,看他写《钟鼓楼》是有相当的功底的,也许正因为这些,他才敢“续写”,特别想“续写”。
    有人说,高鹗对《红楼梦》续得,为何刘心武就续不得呢?
    更有人说,断臂维纳斯才更有魅力,更美,也许,曹雪芹只留下了八十回,没有写完,也是更有魅力,这引起了更多人的兴趣、猜测、议论、评论、推断。高鹗续写的,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当然也不可能完全符合曹翁的原意,高鹗就是高鹗,他的续写也是一种高鹗的再创作,一定是有他自己的理解和风格夫人。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高鹗的续是很棒的,他至少让后来的许许多多读者感觉到《红楼梦》完整了。
    《红楼梦》一座文学大厦,是一个文化宝库,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化的百科全书,一代又一代中都有一些年轻人阅读《红楼梦》而成了文学青年;几代的红学家,潜心于研究红学而名闻遐迩,当今,又有刘心武、王蒙等这些作家们探索《红楼梦》,有人说,红学激发了王蒙、刘心武这些“老作家”的“第二青春”,这有点道理,看王蒙和刘心武他们评《红》说《红》的那种激情,确实是充满了“年轻态”的。
    这回,刘心武比王蒙大胆多了,他以曹雪芹前八十回为底本,续写了《红楼梦》后二十八回。以前,我们看到了不少清代小说家续写小说的事,高鹗续写《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可能是最著名的。民国以后,特别是现当代,续写的现象几乎是不见了,续写不同时代的小说就更不用说了。时代不同了,已经过去的历史时代,其生活状况,风俗风情,语言习惯,人物心态,处事风格等,毕竟与当代是有非常大的区别。而且,经过传统文化培育、熏陶的如曹雪芹这样的伟大作家,当时他身处高层,亲身体验过贵族的生活,特别又经历了巨大的人生变故,他写的巨著《红楼梦》不是一般人能续写得了的,高鹗续写出了一些韵味,但失去了一些“真”,当代人如刘心武等要续写出出色的《红楼梦》续篇,看来是非常非常之难的。
    一百年来,社会变化非常之大,社会形态相异非常,当今的文化环境已完全不同于古代,当代人刘心武要续写出如曹翁那样的笔调、风格,看来是非常非常之难的!高鹗后,几乎没有人敢续了……。
    但,刘心武敢!这样的勇气是令人敬佩的。作家刘心武加上红学研究名人刘心武,大胆宣布开始续写,说来,这也有点“顺理成章”,从探索和尝试的角度看,他的勇敢举动是值得庆贺的。我们既为刘心武的续写担心,深知其中之难,我们又期待着他的勇敢探索能让比较多的读者满意,但愿他的续写不会影响曹翁的《红楼梦》给人留下的非凡印象。
    说实在的,在为刘心武“续写”举动捏了一把汗的同时,我们仍然愿意为他的“创举”而鼓掌,对他的勇敢表示敬佩!(文城 中国网专家博客文章)
    注:中国网专家博客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