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歌游戏比高低 最能体现歌手智慧的是对歌游戏。这类歌曲被研究界视为民歌精品。“招驸马”要求歌手用古人古事将自己和对方相比,唱来唱去,自己总能娶到对方女儿,占了便宜。例如甲唱自己是玉皇大帝,多么神圣威武,乙就唱自己是董永,娶了玉帝女儿七仙女,成了对方的女婿。 另一形式“装葫芦”要求甲巧妙地为乙设一圈套,乙破解后,再设难题将甲困住,双方兵来将挡,乐此不疲。例如甲将乙比喻成野兔,追得他无路可逃,乙就唱野兔跑到甲祖坟上做窝,让甲来拜祭;甲唱把乙装进铁夜壶,乙就唱“你是铁,我是炭,把你装进八卦炉中炼,化成水,化成浆,夜壶成了一锅汤”。唱词中,歌手善于运用各种历史传说,引经据典,为自己解围。 这样的对歌是一种在熟悉传统民间文艺基础上的即兴创作,表现出歌手丰富的生活经验与艺术智慧,以竞赛的方式充分激活了歌手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演唱生动有趣,使听众获得娱乐,从而吸引了广大村民积极参与。 荤歌是当地人向往爱情生活最浪漫、最真诚、最大胆的表达。《老母猪闹五更》,将母猪与公猪拟人化,谈情说爱,将猪的生活习性写得真切生动,在荤歌中十分少见。 还有一个《小姑娘闹五更》,从词意看,小姑娘嫁了一个成年人的丈夫,新婚之夜的生活,当然别有情趣。五个更次,小姑娘将自己比喻成了5件东西。一更里,小姑娘将自己比喻成芨芨菜,任郎来剜;二更里,小姑娘将自己比喻成毛腊菜,任郎来揉……民间文学中,荤歌荤故事有两种解释法,一是“荤破素猜”,二是“素破荤猜”。那么,《小姑娘闹五更》便是“素破荤猜”的一种形式,看起来并不荤,但一联想,便回味无穷。 无事不歌真本领 无事不歌是吕家河人的天生本领,歌声仿佛是他们相互交流的“第二语言”。只要是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几乎都能在他们的歌词中找到。“战歌”是牧童们专有的民歌,在放牧时,牧童们各占一个山头,先扯响鞭,告诉对方我在这里。对方回应呼鞭后,便打号子向对方挑战,对方也打号子响应。于是对唱战便开始了。 新中国成立后,小孩们都上学了,牧童战歌被人们慢慢遗忘了半个世纪,只有一些老人才会唱。在“歌会”上,一个小学生唱了一首自已编的《十想吃》,以稚嫩的嗓音“咏叹”他梦想的好东西,令人叫绝:“一想吃橘柑,橘柑满口酸,想吃六月咸鸭蛋,猪油炒干饭;二想胡椒茶,想吃炒芝麻,想吃六月甜西瓜,糯米打糍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