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利妈妈”既是锡伯族女神,又是长长的具有图腾意义的绳索,看一眼它,你就发现了一部家族史 这根绳索在吴家传了几百年 籍贯:沈阳沈北新区 来沈时间:四五百年 我们常用重工业基地、国际化都市来形容现在的沈阳。很少有人知道,在这座城市里一直有一个古老的民族及其文化在传承。2010年,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消息传来,最高兴的就数该项目的市级代表传承人——76岁的吴吉山老人,“喜利妈妈”在他的家族已经传承了四五百年,一根绳索记录了一个锡伯族家族的子孙繁衍。 A 家族兴旺的图腾 驱车前往沈北新区黄家乡八家子村,这个美丽的村落在冬季里显得特别安静,全村三分之二是锡伯族,据说婚丧嫁娶还保持着浓郁的锡伯族风情。吴吉山称自己是“坐地户”,四五百年前,有八户人家搬到了这里落户生根、繁衍子孙,村名“八家子”因此得名,这八户人家都是锡伯族,其中有两家姓吴,是兄弟俩,吴姓便成了村子里的大姓。 吴吉山的家是典型的农户,房前屋后种着各种菜,走进屋子,正对门的桌子上供奉着吴氏家谱,吴家的祖先名为阿布金阿,曾祖名长在,后改为吴姓。清代时,吴家为正黄旗,其家族传承的喜利妈妈历经九代。“家谱供奉的是男祖先,喜利妈妈供奉的是女祖先。”吴吉山说。 到底喜利妈妈为何物?记者一进屋并没有找到任何人形神位,顺着吴吉山的手指方向看去,在火炕上、屋子的西北角有一个小小的供台,旁边是一个旧布袋子,难道喜利妈妈装在那里?吴吉山告诉记者,祭拜喜利妈妈是在每年腊月十六(喜利妈妈的生日)或除夕当天,由于我们的到来,吴吉山破例“请”出了喜利妈妈,在给“男祖先”、“女祖先”各烧三炷香、行跪拜大礼后,吴吉山打开了那尘封的神秘布袋,原来喜利妈妈竟然是一条挂着各种小物件的长长绳索。“喜利妈妈”原是锡伯族在古老年代里的一种结绳记录方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多种神职功能的保护神。“喜利妈妈”汉译为“子孙妈妈”,“喜利”是锡伯语,有延续之意,“妈妈”指娘娘神。 追溯锡伯族历史,才能解开锡伯族喜利妈妈崇拜之谜。锡伯族早期生活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锡伯族的信仰极为复杂。由于长期的迁徙流动和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锡伯族先后和匈奴、契丹、蒙、汉、维吾尔等民族直接往来,不同程度受到这些民族文化的影响。在锡伯族的各种崇拜中,祖先崇拜尤为重要。 在人类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民族的古老传说中都有一个被神话了的女人。同女娲造人的神话一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古老民族希望本族繁衍旺盛,战胜严酷的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喜利妈妈”便是锡伯族民族兴旺的图腾标志。关于喜利妈妈的传说,流传较广的有两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说,在远古的时候,锡伯部落人出动围猎,留下老年人和18个孩子。族人把小孩装在皮口袋里,挂在树杈上,由一个名叫喜利的姑娘照看着。围猎族人一直不归,喜利姑娘战胜各种困难,把孩子们抚养成人,都组成了家庭,保护了锡伯部落人繁衍兴旺。天帝也被感动,于是认喜利为女儿并封为“喜利妈妈”,成为锡伯族人家世代供奉的女祖先。 而另一个传说则带有一些历史背景。南北朝时期,平定北方有功的平陵侯范明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小家奴拓跋毛脚下生有5颗红痣,认为他必定是真龙天子,决定杀死拓跋毛以绝后患。范明友家中的老家奴喜利妈妈得知消息,帮助拓跋毛从范家逃走。后来,拓跋毛率精兵专程来搭救喜利妈妈时才得知,当年他逃走后,喜利妈妈因不堪严刑拷打已去世。因喜利妈妈死在西北的榆树下,后来的锡伯族人便把神位设在了居室西屋西墙西北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