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表演是皮影的灵魂、唱腔是皮影的血液,那么皮影雕刻艺人则是最初给了皮影生命的人。陕西华县皮影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艺术水准被誉为我国皮影艺术的活化石,时至今日,在陕西华县仍生活着一批以皮影雕刻为生的人,他们不但把华县皮影带出了国门,也让华县因皮影艺术而蜚声海内外。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就是汪天喜,他已被陕西省命名为陕西华县皮影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华县皮影的制作非常复杂精细,基本上要经过制皮、雕刻、上彩三大工艺24道工序。影人的造型十分小巧玲珑,高度大约33厘米,体形夸张大胆,变形巧妙。其中大部分是以侧面单目为主,鼻尖口小,秀婉妩媚。“公忠者雕以正貌,奸佞者刻以丑形”。影人的服饰、图案花纹也是皮影雕刻中非常讲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巧细致,技法成套,在大轮廓中以菊、兰、梅、竹装饰,配以雪花、鱼鳞、星眼、松针等图案,充分折射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审美志趣。就这样,帝王的皇冠龙服、高官的乌纱蟒袍、后妃的凤冠霞帔……都被皮影艺人通过小小的雕刀,用平面雕镂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灯光下诞生出一个个富有强烈立体感的皮影人物。 汪天喜1959年出生于陕西华县。1974年初中毕业后,因家贫辍学回乡务农,十几岁就跟其兄学刻皮影,半年后投在皮影雕刻大师李占文门下,刻苦研习3年后出师,自立门户。1981年与薛芝粉结婚,夫妻俩白天下地干活,晚上钻研皮影艺术。他们在打造雕具、制皮、绘图、雕刻、染色等全套工艺上改进创新,光自制各类雕刀就有18种之多;搜集整理当地古代皮影图谱资料上百卷,雕刻皮影不计其数,逐渐闯出了自己的艺术天地。上世纪80年代,汪天喜应邀为日本方面制作了一套《大闹天宫》皮影,轰动东瀛。1996年陕西省文化厅授予他“民间皮影雕刻艺术家”的称号,2010年被陕西省命名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汪天喜的雕刻工艺十分独特,刀具另类,手法多样,推皮走刀,刀凿并举;设计构图古朴简洁,造型夸张大气,其作品《大闹天宫》、《竹林七贤》、《蹴鞠图》等,均成了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被中外艺术机构争相收藏。很多专家在看过其作品后说,没有长时间的实践和一定的文化积淀,是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的。汪天喜说,在手艺行里要想出人头地,吃不得苦就成不了大家。比如以皮影的刀法为例,针对不同的人物要使用不同的刀法。华县影人的题材非常丰富,从各式人物、刀枪剑戟,到山水庭堂、神妖鬼怪应有尽有,无所不包,仅脸谱就多达470余种,没有认真地揣摩和千百次的实践是很难领会其中的奥秘的。据说,年轻时汪天喜常常背着干粮走遍陕西各地的皮影社班,为人家修补皮影,一边干活,一边从中吸取传统皮影艺术的精华。 渐渐地,皮影雕刻给汪天喜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他是华县梁堡村第一个买回大彩电、盖起楼房的人。为了让周围的穷乡亲都能过上富裕生活,汪天喜决心打破“艺不外传”的世俗观念,把皮影雕刻技术传给乡亲,用一技之长带领他们共同致富。村民薛宏权、汪天兴等5名青年都已30多岁,穷得讨不上媳妇。汪天喜多次上门谈心,并免费为他们提供刻刀、牛皮等原料,手把手地教他们刻制皮影。半年后,汪天喜帮他们把第一批皮影售出,每人挣了2000元。如今这几个青年每年人均收入都在1万元左右。为了让本村更多的青年学习雕刻技术,汪天喜积极激励初学者,甚至还自己掏钱把学员的作品买下来,然后再推销出去。近年来,他先后义务培养出雕刻皮影户75户、共100余人,使梁堡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皮影雕刻村。 这些年,汪天喜除了收徒,做好皮影制作的传承以外,他还有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制作一批高质量的皮影留给国家。随着皮影制作由实用慢慢转向观赏收藏和旅游消费,在市场的作用下,滥竽充数的皮影比比皆是,严重冲击着真正的皮影艺术。而汪天喜夫妇始终坚持纯正的手工制作,绝不少刻一刀,也绝不在染色上偷工减料。“皮影为什么能成为遗产?就是因为它好,它美。如果我们也跟着掺水,皮影就完了。所以,哪怕成本再高,工序再复杂,我们仍然要做真正的皮影。” 除此之外,汪天喜夫妇还在抓紧时间雕刻已流出国外的一些珍贵皮影的复本。上世纪80年代,大量祖传珍贵皮影开始流出晋陕大地。当时经济窘困的汪天喜夫妇无力买下这些国宝,只有赶在被买走前将皮影借来拓印。“我们不分昼夜地拓,胳膊肘子都磨烂了,但我们留下的只是皮影的影子,真正的皮影已流失到国外。”他们说,只有亲眼看到这些拓下的稿子,才知道流失的皮影究竟有多么精彩。他们计划利用10年时间,重新复制这些精品,把最好的艺术给国家留下来。(高潮 宗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