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华民族 >

福州漆艺悄然掀热潮 古老艺术露出复兴冲动(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佚名 参加讨论

    “三宝”之一的福州漆器
    中国漆文化有着7000多年的历史,从河姆渡的木胎漆碗,到春秋战国、汉代,漆器逐渐成为主流工艺,此后唐朝的金银平脱漆器,宋朝的素色漆器以及元明清的雕漆,不断创造漆艺的高峰,散发出举世瞩目的艺术光辉。
    福州漆艺则从清代开始异军突起,独领风骚数百年,铸就了诸多神奇。乾隆年间,漆艺家沈绍安恢复了古代夹纻工艺,创造出与景泰蓝、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的脱胎漆器,令福州漆艺闻名于世。
    中国漆画奠基人李芝卿先生,从沈氏漆器作坊中走出,倡导成立了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漆艺家,其中不少人成为现代漆画运动的骨干力量。1980年,福建省第一届漆画艺术展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漆画以独立画种登上画坛,引起美术界的极大反响。在1984年第六届全国美展上,漆画开始列为单独画种参展,漆画艺术从此在全国蓬勃发展。
    然而,上世纪末以来,受到体制转换、生活方式改变和市场经济的冲击,福州漆艺与大多数传统工艺一样走向衰落。短短10多年间,“印锦”、“台花”等部分脱胎漆器髹饰的技法接近失传。而粗制滥造的廉价品泛滥,化学漆大行其道,更给低谷中的福州漆艺增添了众多乱象。
    关注传统工艺的传承
    历史上,福州脱胎漆器曾经成为宫廷珍品和国礼,老派的福州人家里也少不了脱胎漆器,它几乎是体面生活的一种标志。漆艺的复兴,意味着从一度退出生活,到重新进入当代人的生活。
    2006年6月,脱胎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眼下,围绕漆艺复兴的出路、走向问题众说纷纭,争论迭起。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天然大漆工艺是一门“奢侈”的艺术。古人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意思是行百里路、割千刀后才能收到一斤漆。生漆从原料加工到成品,还得经过过滤、晒漆、炼漆等二三十道复杂工艺。到了漆艺作品的制作阶段,周期之长,技法之复杂繁琐,只有那些沉潜执著的艺术家才能驾驭。漆艺作品由高成本、高难度与偶然性构成的“高贵”性,又决定了它的“慢热”,决定了它的市场推广方式必须不同于其他艺术品。
    然而,从长远看,漆艺作为东方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载体,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作为生活器物的漆器,可以与各种材料结合,具有包容性和耐用性,以及环保和健康上的价值,市场潜力未可限量。
    当前对传承人的关注,对传统技艺的挖掘、整理、保护还要放在第一位。此外,培育多层次的漆艺市场也至关重要。不过,不管怎样,在各方推动下,漆艺发展的势能正在积聚,氛围渐趋热烈。假以时日,加以引导,福州漆器的复兴必将不再只是梦想。(何光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