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科技 > 天文地理 >

正德元年海南曾下奇异大雪 未来降雪时间难预测

http://www.newdu.com 2018-01-15 海南日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文\海南日报记者 陈彬 刘袭 
    除了陨石坠落,自然界中的很多异常天象,都曾在海南出现过。鲜为人知的是,海南历史上还曾下过雪,而且史料对此有充分记载,这可谓一番极其罕见的天气现象。
    此外,诸如彗星划过、雨血、两日并出等异常天象,在海南各地的县志文献中,都有相关记载。
    海南历史上有过很多次极端天气的记载,比如降雪、冰雹、飓风、暴雨、大旱等等,都给当地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而像海南下雪这样极其罕见的气象事件,今后是否还会再重演呢?海南日报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省内的气象专家。
    万州下雪 百年稀奇事
    正德元年(1506),中国南方曾出现过一次大寒潮,海南万宁甚至还出现了降雪天气。
    正德《琼台志》有载:“正德丙寅冬,万州雨雪”,条下记有一首长篇歌,为明朝万州(今万宁市)人王世亨所作。王世亨是弘治五年举人,曾任宣化(今广西邕宁县)知县。
    这首诗歌真实地记述了当时下雪的情景,为历史留下珍贵的资料。“撒盐飞絮随风度,纷纷着树应无数。严威寒透黑貂裘,霎时白遍东山路”,诗歌开篇,一派北国冬天的雪景,可这竟然是在琼州大地上真实的一幕。
    这场奇异的大雪,引起当地百姓纷纷惊叹,“老人终日看不足,尽道天家雨珠玉。世间忽见为祥瑞,斯言非诞还非俗”。
    由于这场雪下得突然,冻得槟榔都纷纷从树上掉落。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只见下雪当夜,家家户户的人们翻箱倒柜,找出厚衣服来御寒,小孩子们还围着火炉取暖。王世亨不禁感叹:“百年此事真稀奇。”
    “优渥战足闻之经,遗蝗入地麦苗生。疾厉不降无夭扎,来朝犹得藏春冰”,我国民间自古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万州下的这场雪,也被当地百姓看作来年丰收的好兆头。
    不仅万宁下过雪,临高、琼山、澄迈三地也曾出现过雨雪天气。明崇祯九年(1637)十二月十五日,临高县“雨雪三日夜,树木尽枯”(光绪《临高县志》);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一月,琼山“雨雪,卉木陨落,椰、榔枯死过半”(宣统《琼山县志》);清嘉庆二十年(1815)十一月,澄迈县“天降大雪,榔、椰,树木多伤”(光绪《澄迈县志》)。
    “7314号台风”
    留下惨痛记忆
    与下雪相比,海南降冰雹的现象相对常见,冰雹主要出现在3-5月份,其中,3月占记录的48%,4月占29%,其余月份基本没有冰雹。海南北半部内陆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出现3-5次局部下冰雹的情况。
    冰雹出现的机会虽然不多,但可击毁农作物、房屋和击伤人畜。历史上,冰雹也曾多次给海南带来自然灾害。早期的史料记载,明朝天顺五年(1461)二月,琼山地区天降冰雹,“大的如斗,小的如鹅卵”。从民国时期开始,史料对冰雹灾害的记载逐渐详细,民国九年(1920)二月十八日的一个夜晚,文昌突降冰雹,“小者二三方寸,大者可满方尺”,北部一带的房屋砖瓦大多被击坏,椽梁都露了出来,庭院里堆满了冰雹,堵塞了水沟,墙壁被冰雹砸出各种花痕,就好像用斧头凿过一样。各种草木植物“近无完叶”,鸟蛇等动物也有不少被击毙的。
    海南省气候中心气象专家吴慧介绍,近几十年海南观测到冰雹的情况不多,最近一次在海南有气象观测记录的冰雹,发生于2011年5月的儋州境内。
    与冰雹灾害相比,热带气旋(俗称台风)对海南造成的灾害,频率高且灾情重。
    新中国成立后,海南最严重的一次强台风灾害发生于1973年9月,这场代号为“7314”的台风灾害,成了海南一次惨痛的历史记忆。
    1973年9月14日凌晨,一场台风在琼海博鳌登陆,台风中心最大风力12级以上。这次台风恰逢农历18日涨潮期登陆,伴有大海潮出现,为百年所罕见,全岛普降暴雨以上降水。
    台风破坏极为严重,无数大树被拔掉,房屋夷为平舍,水塔顶的水箱被扫下,被强风吹飞的瓦片,插入椰子树深达2厘米。全岛受灾11.37万户,死亡926人,616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灾情最严重的琼海,死亡709人,5356人受伤,15万人无家可归。(《中国气象灾害大典·海南卷》)
    “台风和暴雨,是对海南影响最大的两大气象灾害。”吴慧说,海南地理位置特殊,台风在南海或西北太平洋海域生成后,有相当一部分能移向海南岛,从海南岛近海经过或正面袭击海南岛。
    东方临高曾下“雨血”
    记者翻阅各地县志史料发现,记载最多的异常天象是彗星的出现。明、清、民国时期,在海南各地均有彗星的记载。
    古时科技水平不高,人们对于各种自然现象缺乏了解,对于彗星的出现,民间常把它当成战乱、伤亡等不祥预兆。因此在各地县志中,凡有彗星记载,时常伴随灾祸出现。比如光绪《崖州志》中记载,“万历三十九年(1611),彗星见南方。次年,罗活、官坊等峒黎作乱。大兵征剿。”“康熙四十一年(1702),彗星复见。三月,火烧东门街,伤四人。”民国《儋县志》记载,”民国二年(1913)八月初二夜,彗星出现。二十六日辰时,地震。”
    清朝时期,在临高、感恩(今东方市)两地,还曾出现过“雨血”这种罕见的自然现象。“顺治四年(1647)夏五月二十二日雨血,土人被雨者,其衣尽赤”(光绪《临高县志》);
    “(光绪)廿九年闰五月,宝上村见团火如斗大,色绿阴。自岭起,凌空疾射,至村西落。次早访之,见一塘水尽变浊,鱼虾死浮水面,臭不可闻,疑即夜见之火落此所致。旋又雨血。”(民国《感恩县志》)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类似“雨血”现象,在国外也曾发生。2001年7月25日,印度西部喀拉拉邦突降“红雨”,血红色的液体断断续续地下了两个月。在部分地区,红雨如注,海岸、河水都被染成一片鲜红。科学家们调查后,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降雨发生前,强风带来了阿拉伯地区的红土,随着降雨发生,红土夹杂在雨水中降落,使雨变成了红色。但是,这种说法遭到许多人的反对,理由是雨下的时间太长了。
    另一种说法认为,经过研究,红色沉淀物根本不是泥土、灰尘,而是外星细菌。有科学家大胆地提出:那是来自彗星的外星生物,那场红雨可能就是“外星生物登陆地球”。
    除了彗星和雨血,五色云彩,两日并出等异象,也被史家们记录下来。
    未来海南仍可能降雪
    海南历史上为什么会下雪?今后这样的奇事是否还会重演?吴慧从科学的角度,来解析这一自然现象。她介绍,地球大约于46亿年前形成起,地球上的气候经历了长期的激烈变化,大约出现过6-7次的大冰期。大冰期中又可划分为冰期和间冰期,冰期是其中气候较寒冷的时期,间冰期是其中较温暖的时期。
    吴慧表示,海南岛全新世大暖期(间冰期中最暖阶段)约始于迄今7400年前,结束于2700年前,之后气温开始下降。明朝就处于这段冷周期,因此出现降雪现象并不奇怪。    
    海南岛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冷暖交替特点,这种交替除了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演变外,还具有不稳定性。如果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仅从气候自然波动的角度来看,未来海南岛仍可能会出现降雪,但具体时间难于预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