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争鸣 >

考证花木兰:妇女参军没必要女扮男装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花木兰》将在广州上映,花木兰这个传奇女英雄形象又在人们心中加深了一次印象。可关于花木兰的故事还有许多考证之处。
    《木兰诗》成书于公元568年,最早见于南朝僧人所编《古今乐录》,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将其收入,后来才定性为“南北朝民歌”。《木兰诗》成书之前,战乱连连,混乱不堪。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由平城迁到洛阳,孝文帝改革鲜卑旧俗,主要是禁着胡服,改穿汉人服装;朝廷上禁鲜卑语,改说汉话;规定鲜卑贵族在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并改他们的籍贯为河南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公元523年,柔然等六地士兵发动起义,即北魏和起义的柔然(今内蒙古一代)发生战争,到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西两个部分,此间发生了12年的战乱。这和诗中“同行十二年”的时间相符。
    有人考证说,“因为在那个社会里,女子是没有行军打仗、转战十年、立功万里而做英雄豪杰的权利的”,这种论调,违反历史事实,是没有对古代女军史考察和研究而得出的。
    先秦和两汉期间,女军的史实是很多的,根本没必要非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关于女军的历史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尚书》,孔颖达疏:古人或以妇女从军。比较著名的是孙武训练娘子军的故事,孙武训练娘子军,左右领队的是阖闾的二姬,她们俩人很不严肃,嘻嘻哈哈,孙武把二姬给斩了,娘子军才严肃起来。《墨子》和《商君书》中均有女军的历史事例。如《商君书》三军是指壮男的一军,妇女为一军,老弱为一军,《史记·田单列传》中田单把妇女编于行伍之间,编于士卒之间,说明当时妇女从军很普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方少数民族,包括柔然,女子直接参战的历史事例很多,这些充分可以说明,北方少数民族妇女参军并不是禁忌的,完全没必要女扮男装。(大智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