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评论杂谈 >

【杨朝明】用优秀传统文化铺染青少年的生命底色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儒家网 杨朝明 参加讨论
杨朝明

    作者简介:杨朝明,汉族, 1962年生于山东梁山,现为孔子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先后在曲阜师范大学、华中师大、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获得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历任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杨朝明一直致力于孔子和儒学思想等传统文化的研究,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古籍整理与研究规划项目10余项,多次获奖。
    

    用优秀传统文化铺染青少年的生命底色
    作者:杨朝明(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
    来源:央视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正月廿一日乙亥
               耶稣2017年2月17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其中,孔子及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文化之根,深深浸润着我们的生命。在青少年获得身心发展、养成美好人格以及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关键期,怎样引领孩子们亲近经典,在体悟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汲取生命的养分?今天我们又该如何认识和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
    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觑
    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把“工夫”用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责任与使命。为此,我们在适时而教、因材施教、寓教于心的时候,特别注意增强教育内容的“文化含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中小学、走进青少年的心灵,凝聚传统文化中向上、向善的力量,牢靠地托举起每一个孩子的梦想。
    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孩子明理修身,成长为一位合格的成年人和社会公民,这也是人们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孔子说:“礼也者,理也。”又说:“不学礼,无以立。”《礼记》中讲:“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青少年时期,孩子们在了解自己作为“自然人”的同时,也应该知道自己必须是一个“社会人”,必须遵守社会规范。礼之本在于仁爱,这一“明礼”的过程就是正心修身的过程。明礼修身之道,助力他们在具体实践中加深自我认知,滋养美好情感。
    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不能将“成人”教育仅仅停留在“礼”的形式上,要强调礼的内涵。中华民族具有久远的礼治传统,传统礼仪对我们也有诸多启发意义。如传统的冠礼就是让孩子们明确“人之所以为人”的意识,修炼德性。儒家思想论述的核心问题即“为人之道”,有助于培养有爱心、有担当、有情怀、求进步的君子。
    修身的途径自然多种多样,其中应以传统文化的根源——“爱”与“敬”为起点。孔子说:“立爱自亲始”、“立敬自长始”,明确表达出:要怀有一颗仁爱之心,要从亲爱自己的父母开始;保有一颗恭敬之心,要从敬顺自己的兄长开始。指明了希望孩子们从修身做起,推己及人,推广亲情,放大善性,让人与人和睦相处,使社会更加和谐。
    内圣而外王,深层的价值观念决定一切。在明礼修身的基础上,我们又该以何种姿态为人处世?从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和“君子藏器于身”中就可以寻到答案。“不器”与“藏器”是孔子修身之学的范畴。“不器”是指有境界、有格局的人不会仅是一个被使用的“器皿”,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价值标准。“君子不器”指明我们要“志于道”、“立于礼”,重视德性修养。“藏器于身”则要求我们学好本领,加强个人才能修养的同时还要懂得韬光养晦、仁爱中正、隐忍待发、蓄势待时。这是修炼人生的大智慧,也是每个人需要不断体悟的人生哲学。
    教师应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
    中小学阶段专业教师匮乏的背后也呈现出全社会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当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不在于传授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对于经典理解的深浅以及是否抓住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内在精神。教师不应该只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者,更要做到“经师”与“人师”的巧妙融合。“经师”是“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者,“人师”则是“以身作则”的道德坚守者。通过向学生传授以礼为序、以和为贵等价值理念,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自强不息、刚毅进取、厚德载物、忠恕仁爱等优秀品格,来培养孩子们的是非观、荣辱观、价值观,进而对自我人格进行丰富与完善,让文化底蕴滋养生命。因此,教师成为“经师”的同时,更要做好“人师”。
    要知道,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期,“老师”给他留下的印象可能最为深刻。老师的职责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授业”、“解惑”。传授知识固然重要,而培育青少年的德行更为重要。“老师”这个称呼、“教师”这个职业之所以高尚,是因为它是价值观的传承者、弘扬者,它应该是“道德”的代名词,是“道德”的化身。
    传统文化教育的功用、目的、方向不能错
    文化有表层、中层、深层之分,而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中最深层的哲学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先圣先贤为后人留下的最丰厚的宝贵精神遗产。被后世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作为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他对人性、人的价值有深刻的体悟与思考。志道据德、依仁游艺,以及以人为本、明理修身、循道而行等思想价值观念,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人们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还有一定偏差。长期以来,由于人们渐渐远离了经典,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停留于表面,还谈不上有自己独立的“理解”,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在传统文化教育严重缺失的今天,同样不乏对传统文化的曲解。在近年来全社会掀起的“国学热”中,不少家长盲目地把孩子送进某些培训机构。我们还可以在各大报纸等媒体中频频见到学校组织学生穿汉服、着唐装、行跪拜礼、摇头晃脑地学古人腔……不言而喻,这有利于孩子们接受传统文化熏染,但也有许多被商业利益裹挟,抑或被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绑架,对传统文化的内涵重视不够之类的问题。
    当前,国学或传统文化“虚热化”愈演愈烈的背后,更多地呈现出来自现实的无力感。我们对于儒学的认知发生很大的偏离,对民族文化缺乏一份理性的理解、冷静的对待,如此进行下去将难以认清原始儒学的真精神,难以真正形成社会性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误解、曲解已成为当下必须直面的重要问题。
    正本清源,消除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误区
    孔子阐述的价值观念在今天仍然是我们的文化立足点,是中华儿女的生命底色,是我们最深沉的价值追求。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挖掘其精髓的过程中,我们的确逐渐形成了一些共识,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仍然需要继续大力进行正本清源的工作。认清儒学在历史中的变化,进而澄清误解,消除认识上的误区,寻到儒学的本质。
    先秦时期,儒学形成了完备的形态,具备了显著的“德性色彩”。而在汉代以后的封建帝制时代,儒学与政治结合之下,致使“威权色彩”突出,缺乏平等意识和自由理念。近代以来,不少人又将中国面临的窘境遭遇迁怒于“传统文化”,放大了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孔子学说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具有广阔的文化背景,只有从历史的角度对其整体观照,系统思考,全面把握,才能认清传统文化的本质。因此,要有“时代的融入性”,利用辩证的思维对待传统文化,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与不合理成分,对儒学传统批判地继承,反本开新,择善而从,推陈出新。
    找准文化立足点,把握传统文化精髓
    当下我们距离孔子究竟有多远?这个“距离”不是时间、空间上的距离,是我们对孔子思想、儒家学说、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认识的跨度。正是因为这段“距离”,致使我们对孔子思想价值的认识迥然各异,影响了当代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孔子学说所展现的价值观念是超越时代的,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并照耀着今天和未来。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着眼于心灵,立足于人性,抓住孔子确立及阐述的价值观念,关注具有德性精神的原始儒学,这也是孔子学说与儒家思想的内在精神所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找准文化发力点、立足点,精准把握住孔子思想与传统文化的精髓。
    儒家文化是一种修身的文化、和谐的文化、包容的文化。把握儒家文化的精髓,应从学校开始,从青少年时期开始,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青少年心灵,让孩子们感受并亲历儒家思想蕴含的生命智慧,获得人生的启迪。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