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大学之道 作者:郭齐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十一月十七日辛未 耶稣2016年12月15日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大学》中的第一句话。《大学》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朱熹将其单列成“四书”之一。从内容上看,《大学》是一篇极为珍贵的古代教育哲学论文。《大学》体大思精,以人为根本,以培养君子为目标。《大学》的哲理福国利民,是人成就功业、立身行道的指南。全文纲举目张,事理完备。其哲理精微,由内而外,由己而人,从抽象概念到实际功夫,宗旨即是做大人与君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个“在”层层递进,被称为大学之道的“三纲”,“三纲”即三个宗旨、三个纲领。而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称为大学之道的“八目”,“八目”指的是为了达到“三纲”而设计的八项条目功夫,或者说八个进修阶梯。 所谓“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意指不断地彰明人自己内在的光明的德行(仁义礼智信等),培养高尚的道德。古人认为,人的德行赋之于天,人人皆有,但并非人人都能自觉。孟子讲善性,认为人心是良心,人情是真情,所以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明德”即“善端”“善性”。“善端”如星星之火,泉源细流,如欲“善端”培养成“善性”(即圣人之性),必须“扩而充之”,同时还要谨防腐浊的玷污。“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以“明明德”的第一个“明”就是要阐明、彰显、发扬光大,这正是修己、内圣之道。 所谓“亲民”,是指亲和百姓,以百姓的好恶为好恶,爱护民众,这也是儒家“德治”“仁政”思想的来源。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都是一种亲民的思想。宋儒程颐、朱熹解“亲民”为“新民”,即除旧布新、洗汰旧的不良习惯,刷新自我、革新人民的精神面貌。其实这两种解释并不矛盾,都是中华文化的一贯思想,也是先圣先贤的理想追求之一。要“新民”,必先“亲民”,“亲民”的目的是为了“新民”,也就是说,只有真正的“亲民”者,才能使民“新”。所以,“亲民”正是安人、外王之道。 所谓“止于至善”,是指追求最高、最完美的意境,保持尽善尽美的境界。修己、安人二者结合,内圣、外王二者统一,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而一旦达此目标,就要恪守这一目标而不移。“止于至善”是一种至高境界,最先达到者应是先知先觉者,应是管理者、带头人。所以说,大学之道是大人、君子之学,至善是中国文化中修养的最高境界。至善的境界虽不能轻易达到,但有达到的可能,君子仁人应有达到的希望。以上三点,即《大学》之纲。 1941年4月,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写了一篇文章《大学一解》,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总结清华大学三十年之经验。文章指出,“学子自身之修养为中国教育思想中最基本之部分”,“大学新民之效……为大学校对社会秩序与民族文化所能建树之风气”。梅贻琦的这些洞见,是现实与历史的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也是人文与科学的统一。值得一提的是,老清华男生宿舍有“明斋”“新斋”“善斋”三斋,也是以《大学》三纲领命名。 今天,我们如何坚持核心价值观,坚守心中的德,继而将这种个人的德汇聚成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以大德的力量促使国家前进,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 责任编辑;柳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