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医药学是一门临床实践性极强的科学,它源于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成长于中华文化大环境中,和数千年华夏文明息息相通。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医学的发展兴衰产生了久远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医学常常与儒学相贯通,业医者处处有儒者之风骨。儒学对中医学的影响、渗透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从古医籍的注释研究到新著作的编撰成书;从对医学内涵的认识到医生的道德品质修养;从学术观点的阐发到医理的分析讨论;从诊治原则的确立到方剂的君臣佐使配伍。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祖国传统医学,应该将其置于传统文化这个大环境中,特别是注重对儒家文化的研究,这样才能从历史角度溯其源头,窥其真谛。 (1) 王道和霸道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主要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君、臣、民之间的关系。统治者的统治术,儒家认为有两种,一种叫"王",一种叫"霸"。用王的统治术进行的政叫"王政",他们从"义"出发,追求的是被统治者的幸福;用霸的统治术进行的政叫"霸政",他们从"利"出发,追求的是个人的成功。"尊王贱霸"是儒家的传统。"诚"则是"圣人这本",是衡量"王道"与"霸道"的关键。 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诚"也是衡量一个医生是否优秀的道德准则,也就是说,为医者诊疾施药是"出于义",还是"出于利",二者属不同的道德水准。优秀的医生不仅有高超的技艺,也有高尚的医德,也即孙思邈所说"大医精诚"。医学的祖师扁鹊就谌称代表。 统治者"出于义",可使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为医者"出于义",可广施仁术,救百姓于疾苦。反之,"出于利"则国家危亡,百姓遭殃。因此,政治上有"王霸之辨",医学上同样有"义利之辨"。 (2) 良相与良医 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思想主流,一直被统治阶级奉为治国安民的思想武器。儒家学者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为人生最高目标,而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表率作用(修身)则是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根本。相的贤明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安危、百姓的安乐,而与此有相似社会功能的就是医了。医、相功德大小不等,但都是拯救众生,只有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因此古人常常将医相并称:“医良则相,庸则匠。"仕运坎坷,风云莫测,能真正为相者寥,于是为医就成为儒士们实现抱负的另一个选择,"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儒家学者的从医就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儒医,他们具有较深的文史功底,通晓医理,医术精良;有较高的自身修养,胸怀"治国、平天下"的大志,或悬壶行医,济世活人,或研究医理,著书立说,集良医和良相于一身。《国语·晋语》中记载:春秋时秦国医生医和应邀去为晋平公诊病,诊视后对晋国大夫说:平公的病,是惑于女色而致,如此下去,晋国必亡。"赵文子问:"医生也管国家的事吗?"医和答道:"高明的医生能治理国家,然后才诊疗人的疾病,这才是医生的本色呀。"宋代著名政治家,诗人范仲淹"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千古名句,道也了医相从根本上是同宗的。 清代医学家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一书中,专门撰写"医道通治道论",从病因、病理、治则、治法和治疗中如何掌握攻补兼施的尺度,与儒家礼乐兵刑的治国方略环环相扣,紧密联系,详论治国之术与治病之道相通处,成为中医治疗原则之一。 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是集良相与良医于一身的著名儒医。张仲景。名机,字仲景。据文献记载,在汉灵帝(168-188年)时被举孝廉,后官到长沙太守,边做官边行医,每逢旧历的初一,十五两日,便停止办公事,在大堂上置案为百姓看病,医术高超,时称"名医"、"上手"。 (3) 仁者和智者 "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它的基本含义就是爱人,以仁爱之心治理朝政,是施行仁政;以仁爱之心行医济世,是施行仁术。 治病不仅能解除肉体之患,还可以将仁爱之心,播散到黎民百姓中,使家庭和睦,人伦有序,国家安宁。仁爱生民"这点上,医、儒形成了共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医家十分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并将其列为行医的首要条件。 医乃生命之所系,医者既要有仁爱之心,又要有知识和谋略,后者称为"智者"。所谓"智"是指聪明、才能、知识和谋略。就是要有精湛的医术,"医,仁道也,而必智以先之,勇以副之,仁以成之。智之所到,汤液针灸任施,无处不当;否则卤莽不经,草菅民命矣。" 故而一个优秀的医生应该是"仁"与"智"的完美结合,他们既有"救人济世"之胸怀,又有"妙手回春"之技艺,孙思邈就堪称代表人物。 (4) 格物与致知 "格物致知"是新一代儒家认识事物的方法,"格"是研究之意。"格物"就是穷究事理。格物致知的意思就是说要想知道事物的要旨就在穷究事理。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语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究其理。" 受理学思想影响,医学家在医学研究中,注重博采众家,穷究医理,对祖国医学的经典之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字斟句酌,解释文意,考订文字,为经文作注。不少注释本,相继问世,为古籍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鉴于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古代医家的格物致知,多从唯物主义角度理解,他们亲自参加医疗实践,从中获得真知,使许多医学问题,从"闻见之知"到"德性之知",认识上的飞跃,促进了医学理论的发展。如大量药物的性味功能,就是通过长期观察得来的。著名儒医李时珍认为,医疗活动是古人格物之学的最好体现,《本草纲目》讲的虽是药性医理,实际就相当于"吾儒格物之学"。 (5) 天理与人欲 "理欲"之辨是儒学一直探讨的问题。《礼记·乐记》首先把"天理"与"人欲"作为一对道德伦理范畴提出来:"理则天下只有一个理,故推之四海而准",由于"理"不待人安排,所以又称天理。社会上一切不道德、不正当的事,归根到底都出于私欲或私心杂念,也就是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的一贯思想,这种儒家思想对祖国医学节欲养生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震亨在《格致余论》中将儒学的"理欲之解"与医学理论融为一体,随处可见医儒二学的贯通和渗透。 (6) 君臣和佐使 古代的天子、诸候都称君,辅佐君者称为臣,君臣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论语·颜渊篇》中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齐景公道:对呀,假如"君不君(君不像君)、臣不臣(臣不像臣)、父不父(父亲不像父亲)、子不子(儿子不像儿子;,即使粮食很多,我能吃得着吗? 祖国医学将君臣的概念引入药物配伍组方中,用以说明药物的主次轻重。概括起来,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中不可缺少的主药,分量最大;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或者是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味数可稍多而分量稍轻;佐药是辅助君臣药起治疗作用,或治疗次要症状,或消除(减轻)君、臣药的毒性,或用于反佐的药物,分量更轻;使药是起引经或调和作用的药物。 君臣之间不但有相互协调(配合)关系,还有相互制约关系,不能君说可,臣也说可,君说否,臣也说否,这样"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应当君说可,臣献否而成全可,反之亦然。如麻杏石甘汤是治疗邪热壅肺的名方,方用麻黄为君,宣肺平喘,是"火郁发之"之义,但其性温,故配辛甘大寒之石膏为臣药,石膏既可清宣肺热,又可制约麻黄温性,使其去性存用,两者相配,肺郁解,肺热清,咳喘平,疗效可靠,深得配伍变通之妙。此所谓"臣献其可而去其否"之意也。 附:医道通治道论 ——摘自清代医学家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 治身犹治天下也。天下之乱,有由乎天者,有由乎人者。由乎天者,如夏商水旱之灾是也;由乎人者,如历代季世之变是也。而人之病,有由乎先天者,有由乎后天者。由乎先天者,其人生而虚弱柔脆是也;由乎后天者,六淫之害七情之感是也。先天之病,非其人之善养与服大药,不能免于夭折;犹之天生之乱,非大圣大贤不能平也。后天之病,乃风寒暑湿燥火之疾,所谓外患也;喜怒忧思悲惊恐之害,所谓内忧也。治外患者以攻胜,四郊不靖,而选将出师,速驱除之可也;临辟雍而讲礼乐,则敌在门矣。故邪气未尽而轻用补者,使邪气内入而亡。治内伤者以养胜,纲纪不正,而崇儒讲道,徐化导之可也。若任刑罚而严诛戮,则祸益深矣。故正气不足而轻用攻者,使其正气消尽而亡。然而大盛之世,不无玩民,故刑罚不废,则补中之攻也。然使以小寇而遽起戎兵,是扰民矣。故补中之攻不可过也。征诛之年,亦修内政,故教养不弛,则攻中之补也。然以戎首而稍存姑息,则养寇矣。故攻中之补不可误也。天下大事,以天下全力为之,则事不堕;天下小事,以一人从容处之,则事不扰。患大病以大药制之,则病气无余;患小病以小方处之,则正气不伤。然而施治有时,先后有序,大小有方,轻重有度,疏密有数,纯而不杂,整而不乱,所用之药,各得其性。则器使之道,所处之方,各得其理;则调度之法,能即小以喻大。谁谓良医之法,不可通于良相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