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孔庙建筑规制及功能(2)

http://www.newdu.com 2018-01-21 《中国孔庙》《四川文庙 佚名 参加讨论

       4、泮池
    又称泮水,是地方官学标志。由于古代帝王立学名“辟雍”,四周环水,中央建堂,俯瞰如玉璧。诸侯所设学校在等级上低于皇帝,因此只能以半水环之,故称“泮水”。泮池一般为半圆形,壁为石砌。或位于棂星门前面,或位于棂星门后面。池边及桥上均施望柱、栏板,栏板一般为整石,不施雕刻。
    除一庙一池外,还有一庙两池的,即有内外两个泮池,但严格意义上的泮池仍旧是内泮池外泮池或以湖为池,或以溪为池。
    5、大成门(戟门)
    《孟子·万章》:“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大成门由正门与侧门构成,平时侧门开启,正门只有在祭祀孔子的时候才开启。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诏庙门立戟十六,用正一品礼。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又增加到二十四戟。这种戟是一种礼仪器,木制,无刃,在门庭设专架二列,列戟的多少与官职的高低相关,因此大成门又称戟门。大成门左右设更衣所,陈列所或斋宿所或祭器库、礼器库等附属建筑,建筑体量要低于大成门。
    第二进院落是文庙的主题部分,大成殿位于中轴线上,前有拜台,台周设栏板;两侧为两庑。也有在此院落附属其它建筑的,如德阳文庙在第二进院落内还有礼乐亭、钟鼓楼和御碑亭。
      6、大成殿
    大成殿是孔子的享殿,也是文庙建筑群最重要的建筑。殿前有月台,与大成殿形成“凸”子形布局。拜台是举行祭孔仪式的主要场所。大成殿之名始于宋,明嘉靖以来殿内正中供孔子牌位,两侧为四配、十二哲的牌位。
    大成殿与拜台相连,但台基要高于拜台。台基一般为青石砌筑,有的作须弥座式。屋顶很少用建筑等级最好的庑殿式,以单檐或者重檐歇山式最常见,屋面不拘一格,或铺黄色琉璃瓦,或铺青筒瓦,或铺青板瓦(蝴蝶瓦),地方特色较为浓厚。
    大成殿装饰题材内容多位等级最高的龙峰装饰,装饰部位包括御路、柱础石、柱、撑栱、雀替、脊部等,方法除了雕刻外,还有灰塑和嵌瓷。
      7、东、西庑
    位于大成殿与大成门之间的两侧,是附祭孔子的弟子及历代名贤大儒之所。在位置的设置上,南端为孔子弟子,北端为名贤大儒。关于两庑祭祀的先贤先儒的人数和位次,历代多有变化,清初从祀先贤先儒人数为97人,到了清末人数达到156人。
    第三进院落以崇圣祠为主,东西两侧为配殿。
      8、崇圣祠
    又称启圣宫、启圣殿、启圣祠,是文庙建筑群最后一进院落中的主体建筑。崇圣祠是传道同时注重孝道的产物,为祭祀孔子先祖五世的场所。现存文庙崇圣祠多位于大成殿后,这也是官定的位置。但也有例外,如资中文庙崇圣祠则居于大成殿后右侧。
    崇圣祠多为带前廊或回廊建筑。减柱柱网结构,彻上露明造。梁架结构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两架结构。一般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屋面或覆盖琉璃瓦,或覆盖青筒瓦、板瓦。
    东、西配殿从祀宋代名儒周敦颐等五人之父。
    此外,有的文庙在崇圣祠后还有尊经阁或敬一亭。但两者均为单体建筑,不形成院落。尊经阁与敬一亭因其功能一般附于学中,但也有附于庙者,较少。
    尊经阁始建于宋,宋称“御书阁”,一般高两层,除了上层藏书外,下层也有供奉孔子和一些名儒塑像者。如浙江嘉禾县文庙。
    敬一亭建于明嘉靖年间,初今在翰林院,后推及两京国学及地方各学。在学宫建筑中多建于学署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