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常识 > 其它 >

什么是《廿二史札记》——历代之制度大略,时政得失,皆可晓然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赵翼,钱大昕与王鸣盛同为清干嘉时代以考史著称之史家其代表作《廿二史札记》与钱氏之《廿二史考异》及王氏之《十七史商榷》,同为当时考史之经典著作;但钱、王之作,侧重考订个别事情或字句,而赵作则史法与史实并重,内容及组织方面亦较钱、王之作全面和系统。
    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人,中干隆二十六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予修《通鉴辑览》。历官广西锁安知府,贵西兵备道。中年即以亲老乞养归,不复出仕,主讲安定书院,专心著述。赵氏一生着有《陔余从考》四十三卷,《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皇朝武功纪威》四卷,诗文集共八十五卷。赵翼撰作《廿二央札记》是由「闲居无事,翻书度日」开始的,积久以后才汇集成编,可说是属于读书笔记性质。就方法而论,赵翼之《廿二史札记》采用以史证史之方法,以本书证本书,「就正史纪传表志中,参互勘校」。至于内容,则为史法与史事并重,对于历代「治乱兴衰之故」,亦加以评论。全书完成于干隆六十年,历二十余年之久。综观赵翼之「廿二史札记」,条理清晰,内容充实有考有论,实非一般读书笔记所能比拟。
    《廿二史札记》三十六卷,补遗一卷,通计条目约六百,内容以研究历代正史为主,其中唐书及五代史皆兼新旧而言,故虽书各廿二史,但实涉及自《史记》至《明史》共二十四部正史。在史法方面,以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纪传体史书之体例组织及各史书之成书经过,并分析评论其编纂与书法之优劣等。凡各史书关系相近者即合并评述,如《史记》与《汉书》、《南史》与南朝的《宋书》、《齐书》、《梁书》、《陈书》;《北史》与北朝的《魏书》、《齐书》、《周书》、《隋书》等都是这样评述,既便于比较说明,更可省去许多笔墨。在论述《史记》体例组织时,作〈各史例目异同〉一篇,在互相比较下,以见其因革利弊之关系。〈史汉不同处〉,则直接以二书记事相比较,以见其得失。
    在史事方面,主要用综述考辨的方法,于重大历史事件或世人对之有特殊兴趣的问题,以归纳之法集合有关资料,作有系统的论述,或辨明其虚实真伪。此部份可说是全书的重点所在,亦是区别于钱、王二书的一大特点。如〈九品中正〉及〈六朝清谈之习〉二篇,阐明了魏普六朝时期上层社会的特点及其与政权组成的关系。汇集零散之资料,以重现历史上保持数百年的一项重要制度,并申明此九品之流弊见于章疏者,真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串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极。又例如〈武后之忍〉及〈武后纳谏知人〉二篇,从正面与反面对武后分别予以评价。又例如(宋郊祀之费),(宋制禄之厚),(宋思荫之滥),(宋恩赏之厚)及(宋冗官冗费)等篇,集中地说明了宋朝统治者对人民榨取之重和对统治阶层内部待遇之宽,从而总结出「恩逮于百官者惟恐其不足,财取于万民者不留其有余,此宋制之不足为法者也。」
    就史学发展而言,《廿二史札记》对历代正史既有单独的的评述,又有综合的考察,全面地探讨了二十四史,为古代史学史研究开辟了一条路向。其次,考据方法虽来自经学,而赵翼有意识地摆脱了经学的影响,甚至关于《史记》不言战国以前之事,只讲秦亡以后的之事,从个别字句和事件的订正进展到史学上一个创造性的成就。再者,《廿二史札记》最为人所乐道的贡献是充份展示了史学上排比和归纳等方法之作用。赵翼平日读史,有所得则于别纸;然后将同类史料排比归纳,写成一条条的专题论述。取材虽基本上不出于正史范围,但透过〝参互校核〞,不仅可以指出个别部份之错谬处,而所得来之论断,更启发了后代学者开拓了不少历史研究课题,而《廿二史札记》则可说是中国史学上以比较及归纳法治史之典范。此外,赵翼通过排比各历史资料,定出专题,揭示历代风气变迁及治乱兴衰大事,组织严谨,写法通俗,实为初学历史者提供极大的方便,起着入门引导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