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理论 >

中国文学有抗旱传统

http://www.newdu.com 2018-01-23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文学的文化功能是怎样的?我认为这是被西学东渐以来的贵族化文学专业所遗忘和遮蔽的问题。面对百年不遇的大旱景象,青年一代即使在网络游戏的奇幻经验中也找不出对应的印象。可是我国的文学却从一开始就奏响着抗旱的主题,并直接参与文学禳灾的壮举。从中国最著名的戏剧文学范本《窦娥冤》中不难看到,地方上常有三年大旱,滴水不降的极端灾情,比2010年冬春的百日无雨,不知要严重多少倍。今人面对旱灾急忙想到兴修水利和打井。《窦娥冤》却提示出典型的中国模式的法学经验:禳解旱灾的关键是找出被错判的人间冤案,从而结束老天爷不下雨的惩罚方式。换言之,面对自然灾害,司法检查的功能比水利工程师还重要。这就涉及到本土文化的禳灾机制和社会力量整合再造的自我复原程序,非常值得深入探索。《窦娥冤》充分表明天人合一的神话宇宙观及善恶价值观如何支配着华夏的禳灾文学叙事传统。
    对文学的功能做人类学的溯源性考察,使我们得出与流行的文学概论之类的教科书截然不同的观点。大体而言,文学在各民族的现实生活中,其原本的最主要的功用就有治病与禳灾两项。位于地中海东岸的赫梯古国,每年到了雨季,河水即将泛滥成灾的危险时刻,赫梯人都要举行“普鲁利节”的祭祀仪式,诵读《龙神伊鲁扬卡的神话》。这是祭祀仪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禳灾的目的非常明确:预防洪灾,让诸神保佑农业的丰收。由此可知,解答“文学何为”一类问题,不宜停留在课堂上作纸面的讨论,需要回到文学发生的现实生活语境中,做实地的思考。
    无独有偶,在当今云南省旱灾最严重的武定县和元谋县,当地傈僳族面临旱灾时,也有在祭祀仪式上念诵祈雨文学的惯例。求雨者入山祭祀山神(“呼盆”)。祭品选用鸡、羊,并用三棵各长出三个岔岔的松头,插在石缝中,作为山神灵位,边在松头上点鸡血,边念:
    石蚌渴了,
    蝉的翅膀晒干了,嗓子哭哑了,
    麂子的四肢晒干了,蹄子也晒脱了;
    白鸡红鸡送给你,求你下雨。
    在这里依稀可以看到《诗经·大雅·云汉》的影子。此外,除了这种显得温和、虔诚的献祭祈祷方式,还有更加强硬的咒术方式来禳解旱灾之例,那也是针对作为水神的龙的几种攻击方式。如流行于怒江地区的两种礼俗:
    用毒药毒死江中的扁头鱼,认为这也能使天降雨。
    传说在古时还有一种祈雨仪式,人们以弩弓射入“龙潭”,以触动龙神,使之降雨。
    按照普遍的“鱼龙混杂”和“鱼龙蔓延”之神话逻辑,现实中的扁头鱼,就这样充当了神话中的龙的替身,虚构的文学的屠龙叙事,在此变成现实的屠鱼仪式。至于射龙潭的神话模拟表演,也可看成是屠龙观念的一种较为温和委婉的表达方式。
    对于农耕社会来说,最为常见的灾害莫过于水旱之灾。《吕氏春秋》等古籍中有关于殷商国王汤亲自祷于桑林求雨止旱的传说,真切体现着华夏农耕社会中文学的初始功能。而21世纪发表的新发现战国竹简书中,有两篇珍贵的抗旱禳灾作品标本——《鲁邦大旱》和《柬大王泊旱》。
    这部新发现的先秦时代楚国作品《鲁邦大旱》,叙述的事件是春秋末期鲁国君臣之间关于禳灾的一次对话。不知姓名的楚国作者之所以书写这件鲁国的轶事,可能因为对话的主人公中有当时传媒中的热点人物孔子。据作品所述,当时鲁国遭遇严重的旱灾,最高统治者鲁哀公无可奈何,要求孔子为他出谋划策。孔子把旱灾的原因直接归结到国家法治是否健全。他说的意思十分明确:“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这是一句针锋相对的反问,其话里话外的意思加起来,就等于说“你不是叫我来帮忙么,你难道不知道我们国家的大旱是由于(你)治国方面的赏罚不当造成的吗?”下面一句大部分残缺了,不知所云。但是仅凭这第一句的问法,孔子的勇气和底气就都已经和盘托出。在此要讨论的是孔子对天灾原因的看法,虽然突出表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但是其基本的思路还是完全建立在天人感应的神话观念上。鲁哀公下面的一句话也残损了,但其追问如何禳灾的意思还是明确的。孔子的二次解答也很清楚:“俗民百姓知道要用祷祝的方式让鬼神保佑,却不知道政治法律方面的缺失如何弥补。如果(你)不吝惜拿出珍贵的玉圭玉璧和币帛来敬献山川鬼神,那就可以弥补赏罚不当引起的(罪过)……”
    孔子的话中透露出春秋时期关于抗旱救灾的一整套宗教观念,又一次揭示出文学发生的现实功能性情境。祷祝活动是诗歌韵文体的文学发生的重要温床。从其消除旱灾的初衷看,可以称为一次禳灾仪式。仪式不光是拿出某些物质产品来祭献神明,还会有一整套社会认同的象征性程式乃至音乐歌舞表演。国人的演戏活动之始,当与此密切相关吧。
      检察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