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比利亚文献对长城的早期记载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发表金国平、吴志良的文章,评述了四百多年前伊比利亚文献关于中国长城的记载。文章说,关于长城的信息,最早由葡囚在监狱中探听而得。1554年的一份匿名报告《一位在中国被囚6年的正直的人在马六甲学院向贝尔乔儿(Belchior)大师叙述的关于中华王国习俗及法律方面诸事情报(1554年)》有了较详细的描写,此文于1555年已在科英布拉以西班牙文刊世,流传欧洲。 次年,比较详细叙述长城的是葡萄牙王室御用史官巴罗斯的《亚洲旬年史之三》:在此仅叙述中国这一地区宽度(用来衡量地球的经纬度的长度)中的一奇事:43度与45度之间有一大墙。西起一名为肃州(Ochioi)的城市。该城位于两高山之间,犹如该地区的关口与门户。它一直向东延伸至位于东海畔的一岬角状的峻岭。它的总长似乎超过200里格。据说,中国这一地区的国王修筑此墙的目的,在于防御我们称之为鞑靼人而他们称之为鞑靼或鞑子(有人以此称呼之)的民族的入侵。除筑此墙外,他们还不断打败了鞑靼。 中国人绘制的一幅这一地区的地图上标示了该墙。图上以汉语表示出所有山脉、河流、城镇的名称。此图我们从中国获得并请一些华人为我们口头传译……我们获得的消息时,该墙并非连绵不断,仅在位于华人与鞑靼人之间的一崇山峻岭上数个管口处筑有段落,但现在看到所画出的该墙,令我们大吃一惊。此图尽管未标示经纬度,仅有位置指示,从我们拥有的图表来看,与他们所用的历程单位相符。 西班牙文献中,最早涉及长城的始于1575年曾访问福建的奥斯丁会修士拉达。他携带大量中文图书返回马尼拉后,写了两篇中国见闻录,其中《记大明的中国事情》两次简单描述了长城。至拉达,西方对长城的了解更详细了。其一,得知了它所穿越的省份:北直隶、山东、山西、陕西等;其二,获得了建筑尺寸的具体数字:差不多有700里格长,7寻高,底部6寻宽,顶部3寻;其三,得知始建皇帝的名字:这道边墙是将近1800年前由秦始皇所建。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