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国学大师,王国维该排第一?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新京报    (责任编辑:admin)
南北两代学者观点对峙“我心目中的十位国学大师”评选出结果
    由国学网、人大国学院、百度等联合举办的“我心目中的十位国学大师”网民投票评选结果揭晓,王国维名列榜首。针对这一结果,本报记者分别采访学者任继愈和邵建,他们对于这个结果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画家范曾笔下的国学大师王国维。
    
    王国维墓碑,碑文出自陈寅恪之手,碑文中云:“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支持
    任继愈:王国维当之无愧
    王国维荣获“十大国学大师”之首,我认为是当之无愧的。王国维在史学、文学、哲学方面都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所涉及的学术领域很广泛,研究很深入。他所做的工作是开创性的,章太炎在接受新事物方面,没有王国维那么多、那么快、那么深。王国维不局限于中国传统学术,他对西方的学术也有很深的研究,是融会贯通中西学术的大家。比如,他的《人间词话》一书,就是在他受到西方美学思想的影响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古代文学所做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直到今天,还受到学术界重视。
    在甲骨文研究方面,郭沫若是沿着他所开创的道路走下去的,郭沫若也没有什么比王国维更高明的地方。
    王国维用考古学成果和甲骨文文献结合起来研究历史,这一点在史学领域内也是开创性的,陈寅恪也是沿着这种路子往前走。王国维翻译的康德著作,胡适都很佩服。
    王国维很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鲁迅就受到了他的影响。我认为,研究国学离不开西方学术,只有具备了开阔的眼界和相应的综合能力,才能在国学上有所成就。
    王国维在研究国学的时候,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而我们现在研究国学的人没有这个本事,不具备这样的基本功。就现在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制度来说,很难培养出王国维这样的国学大师。
    因为王国维的成就主要靠自学,现在否定了自学的地位,完全是灌输教育,这出不了人才。如果在今天,他很难被认可并进入学术体制。他所研究的“冷门”也没有人提倡。我认为,这次的评选结果是对王国维学术地位的承认,有部分投票者不一定了解王国维的学术成果和生平。再过20年来评选,第一名就不一定是他。
    (任继愈国家图书馆馆长)
    反对
    邵建:章太炎的排名应该居首
    从这次评选的结果来看,评选标准似乎比较宽泛。
    我感觉有乱封“大师”之嫌,我不明白这次评选的意义所在。比如,胡适、鲁迅都入选了“十大国学大师”。尽管我比较推崇胡适,但是我认为,胡适、鲁迅在国学上成就还是很有限的,不能称为“国学大师”。
    但是,章太炎的名次太低了,他在国学上的贡献不一定比王国维小,两人应在伯仲之间。国学说到底还是以小学为根底的,如果从狭义的概念来理解,章太炎应该排在王国维之前。王国维是纯粹做学问的人,在这一点上可能让人比较仰慕,他的贡献主要在史学、戏曲研究、文学研究方面。章太炎在国学上比王国维铺开的面上更广,在小学、训诂方面都是一流,并带出了很多弟子,如刘师培、黄侃、钱玄同等,他们在小学上各有所长。北京大学国学系都是太炎先生门下的弟子,他们把桐城派成功赶走了。如果这个结果纯粹是根据投票来的,那么对章太炎来说不太公正,说明很多人投票是根据文化影响而不是国学的维度来投票的;如果是专家的意见,那么说明他们对章太炎先生有所偏颇。另外,王国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他投湖自尽也是一个微妙的因素,影响了人们对他的评判。
    (邵建晓庄师范学院教授)
    ■王国维国学学术年谱
    王国维被忽略的国学成就
    1905年,王国维二十九岁。撰《周秦诸子之名学》、《子思之学说》、《孟子之学说》、《荀子之学说》、《论近年之学术界》、《论新学语之输入》。
    1906年4月,集数年间(1904-1906)所填词61阙成《人间词甲稿》刊行。撰《墨子之学说》、《老子之学说》、《孟子之伦理思想一斑》、《列子之学说》、《文学小言十七则》、《屈子文学之精神》。
    1907年6月,发表《三十自序二》,言其由哲学转向文学,并有志于戏曲之研究,这标志着他学术研究的一次转折。11月,汇集1906年5月至1907年10月间所填词43阙,成《人间词乙稿》。是年撰《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孔子之学说》。
    1911年2月,为罗振玉创办之《国学丛刊》作《序》,提出“学无新旧、无中西、无有用无用”。春,撰《隋唐兵符图录附说》,此为其治古器物学之始(1917年又订正之,成《隋虎符跋》、《伪周二虎符跋》)。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2月,罗振玉、王国维各率全家避居日本,居京都田中村,侨居日本达五年之久。从此,其治学转而专攻经史小学。
    1913年1月,撰成《宋元戏曲考》,并作序(后易名为《宋元戏曲史》)。8月、9月间,撰《释币》(原名《布帛通考》)、《唐写本兔园册府残卷跋》。10月、11月间,撰《秦郡考》、《汉郡考》(上、下),又草《两汉魏晋乡亭考》二卷(稿本)。
    1916年2月,应哈同之聘,主持《学术丛编》。3月,撰成《史籀篇疏证》及序、《流沙坠简考释补证》及序、《周书·顾命考》及序、《国学丛编序》。4月,撰《殷礼征文》、《释史》、《乐诗考略》(含《释乐次》、《周大武乐章考》、《说勺舞象舞》、《说周颂》、《说商颂》。《汉以后的传周乐考》),草《毛公鼎考释》。12月,草《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
    1917年1月下旬,受罗振玉招至日本,2月归国,始草《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3月成《太史公年谱》,并酝酿《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及序。4月,返海宁扫墓。5月,撰《古要竹书纪年辑校》,并作《自序》,又撰《殷文存序》、《乡饮礼席次图》。6月,撰《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及序,编就《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及序,作《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释旬》、《释昱》。7月1日撰《周代金石文韵读》、《唐韵别考》。9月,草成《殷周制度论》、《商三勾兵跋》、《〈汉书艺文志举例〉后序》、《〈周代金石文韵读〉序》。10月,撰《韵学余说》、《江氏音学跋》、《五声说》。
    11月,汇集近年间所撰文,成《永观堂海内外杂文》。12月,撰成《古本尚书孔氏传汇校》(稿本),据《唐语林》以校《封氏闻见记》。
    1918年9月,作《释环玦》、《释珏释朋》、《释礼》、《重辑苍颉篇》及自序、《释由》。12月,改定前所撰《唐韵别考》、《音学余说》,合为《续声韵考》,以补戴氏《声韵考》。
    1919年1月,撰《书郭注方言后》(一、二、三)、《书尔雅郭注后》。2月,撰成《书契后编》上卷释文、《齐侯二壶跋》。
    1921年5月,将数年间所写经史论文,删繁挹华,集成《观堂集林》二十卷,由乌程蒋氏出资刊行。9月,去年撰述之《西胡考》刊出,12月,撰《唐写本切韵残卷跋》。
    1925年2月,清华委任吴宓筹办研究院,并拟聘王国维为导师。王国维在请示溥仪后就任。此后治学转入西北地理及元史。4月18日,移居清华园之西院。研究院同时还聘请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为教授。世称“清华四大教授”。
    (整理小生岂敢)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