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学界不能堕落成江湖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匡生元    光明网    (责任编辑:admin)
湖北地区的一所名牌大学,有位教授的《经济社会学》专著被同系内的7位教师揭露为剽窃。记者调查这起“剽窃案”时曾打电话给几位社会学界学者,他们都表示,自己在今年早些时候曾收到过张斌装订成册检举《经济社会学》剽窃的材料。但是,没有仔细看过,也不愿就此事发表任何意见。
    一位名牌大学颇有身份
    和地位的教授,其专著被人指控为剽窃,依我看,这在学界无论如何来说算得上是件大事,学界对此应该关注,专家们应该弄清楚事实的真相,对明了的事实发表意见。然而,在人们心目中具有良知和权威性的学界学者却不但不愿就此事发表任何意见,而且连检举材料也懒得仔细看看。不知道这几位学者的学术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到哪里去了。
    他们为什么对检举的材料不仔细看,也不愿就此发表任何意见呢?北大某教授的一番话可以说是为我们找到了答案。这位北大某教授称,几个月前曾收到过张斌装订成册检举《经济社会学》剽窃的材料,大致看了一下。他说,“可能算得上剽窃的部分没有张斌说的8万多字那么多。我没有就张斌在材料中指出剽窃我的作品的章节进行核对,如果周长城剽窃了我的部分段落,我也不会追究,因为我认识他。”(见2005年10月27日《新京报》)
    教授毕竟还是教授。讲起话来不遮不掩,直截了当地说出了真心话,也说出了当前学界和学者专家们真实的心态。学界嘛,即使不相识,也同是学界中人。虽然自古便有“文人相轻”之说,但是在“利益至上”风行的当今,文人织成的学界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相当义气而密实的圈子。对于丑闻和见不得阳光的勾当,圈子里自然要维护其脸面,自然要装聋作哑,自然要维护圈子内成员的利益。何况还是学界中相识的人。怪不得现在正常而严肃的学术批评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明白无误的剽窃却鲜有学界的批评,并且奋起学术打假和打剽窃的人士往往遭到猛烈的批评和排挤,学术造假和剽窃愈演愈烈。
    虽然我从来没有把学界看作一方净土,但是我总以为学界还保持着应有的良知和道德操守。而事实却是受人尊敬和信赖的学界却保持超乎人们意料的冷漠。这是很让人失望的。学界连该说的话都不敢说、不去说、不愿说,用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和“利益至上”的处世态度对待学术上的丑恶,那么学术的真、善、美,学术环境的宽松、自由、公平、公正又如何得到维护和体现?
    学界是探究真理的地方,实事求是,勇于批评,服从真理,是学界遵守的基本原则。在剽窃之风愈刮愈烈的当今,学界应该担当起猛打剽窃的责任。学界里的专家学者,无论如何都应该保持知识分子的品德,坚守知识分子的操行,竭诚维护学术的科学和真理,维护学术研究、讨论和批评的良好风气,维护学术的真、善、美。学界不能堕落成江湖。专家也不能堕落成江湖中人。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