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史记笺证》:里程碑式的《史记》注释新经典

http://www.newdu.com 2018-02-02 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央视国际    (责任编辑:admin)

    
    【简介】
    《史记笺证》由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韩兆琦主编,2005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是最新的一部研究《史记》的里程碑式宏篇巨制。全套9本,550万字。 全书对《史记》原文重新标点、考证、校勘,对历代笺注成果进行整理,以大量的考古成果印证史实、订正错讹,并收集了古今中外名家对《史记》所涉人事的点评。 在历代为《史记》作注的二十几部著作中,这部的注释资料最全、观点最新、研究最深、注释最详、集评规模最大,远远超出了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具有世界领先水平。
    《史记笺证》不但注释详尽、资料丰富,而且图文并茂。加进《史记》所涵盖的各个历史时期与某些区域、某些城市的地形图35张,加进与《史记》各篇内容相关的历史古迹、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等图片130多张。另外,该书对疑难字、生僻字都加了汉语评音,对历史地名都加注了现今地名。对古帝王的纪年以及月日干支都加注对应的公元年月日,对古代的度量衡加注现今的近似值。这些对今天的普通读者来说,都是非常贴近也迫切需要的。
    可以说,《史记笺证》不但是一部对《史记》研究有重大突破的学术巨著,更是一部适应现代人阅读的经典读物。
    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博导安平秋:
    “《史记》自存世两千余年来,为《史记》全书作注释的人,据统计不下数十家。但至今为治《史记》者所器重的只有‘三家注’,也就是《史记集解》、《世纪索隐》、《世纪正义》,不过那都是1300多年以前编就的经典。‘三家注’已远不能适合今人的阅读、使用和研究《史记》的需要。因此在20世纪,一些名家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为《史记》作新的注释。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学者泷川资言于20世纪30年代编著的《史记会注考证》,它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史记》的必读本,中国学者要研究《史记》也离不开此书,这令所有的华人学者都感尴尬,早在郭沫若那一辈学者就感愤不平,然国人一直无力推出更好的注释本。而该《考证》也有诸多局限,且又过去了七十多年。因而今天,我们仍然期待着一部坚实的、极具学术功力的、适合今人需要的《史记》注释新作。”
    韩兆琦教授编著的《史记笺证》终于使众多学人的悬心落地。安平秋认为,《史记笺证》有六大长处,“一,全书约五百八十万字,而《史记》一书的原文为五十多万字,新作的注释为原文的十倍,可见注释之详尽、收集资料之宏富,实在空前;二,该书对当前通行本(包括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史记》原文的字句讹误和一些重要的标点失当做了校正,多达200多处;三,在有依据地尊重传统解释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近百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对传统解释中的不当之处做出辩正,对过去解释模糊不清之处提出了有见地的新说;四,运用王国维先生所倡导的治学‘二重证据法’来为《史记》做注,该书注重运用百余年来在中国新发现、新出土的文献和文物为《史记》做注释,以考订、验证《史记》原文所叙述的史实;五、收集、引证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对《史记》中有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论,使注释更坚实、更鲜活;六,该注释非常重视《史记》的文学性,充分收集、引证有关资料证实《史记》的文学性。具有这些长处的《史记笺证》,体现出厚重的学术功力,开阔的眼界,精到的识见以及与《史记》文学性相得益彰的文学语言,此书堪称继唐前‘三家注’以来,开启21世纪里程碑意义的《史记》注释新经典。”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大可先生说:
    “韩兆琦教授是当今一位卓有成效的古典传记文学的研究专家,知名学者,他对《史记》的研究情有独钟,花费了他过半的精力。韩兆琦教授对《史记》文章的赏析、文学性的阐释,蜚声学界,出版了《史记评议赏析》、《史记选注集说》、《史记通论》、《史记题评》等多项成果。其中“集评”是韩兆琦教授的首创,荟萃历代评点《史记》的精言,沙里淘金,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在此基础上,韩兆琦教授厚积薄发,把他数十年的研究成果集中凝聚在《史记笺证》中。”
    中国社科院教授、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谭家健:
    “《史记笺证》的出现是史学界、文学界的一大福音,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首都师范大学牛鸿恩教授:
    “《史记笺证》为《史记》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是迄今注释最详备、征引最丰富而又很具特色的《注释》新本,超轶前人,厥功甚伟。”
    江西人民出版社社长林学勤:
    “我们做出版的第一要义,是要出版有价值的书,使学人、读者都受益。社会效益有了,经济效益必将随之而来。为保证《史记笺证》能以最完美的方式出版,社里做了长期的规划,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大家现在手里翻着的这套书,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可说是一流的。内容方面就不多说了,书的装帧设计方面我们也匠心独用,因为书是陆续出版的,厚薄不一,因此没有采用大套装,而是采取单每书单独套装以成册,这样既有利于让读者更方便地使用,也能更好地使书保存的更久远。你看《史记笺证》共九册,正好含‘传之久远’之意。”
    作者韩兆琦教授:
    “《笺证》得以出版,要感谢各位师友的鼎力相助,感谢江西人民出版社,感谢郭预衡先生赐此书以嘉名。”
    “从书的编著到出版,我一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虽然我可以很自信地说,《史记笺证》是当前印刷最精美,注释最详尽,收集、引证材料最丰富,最有利于阅读,并为《史记》研究提供相当基础的本子,但不敢说是里程碑式的著作。希望媒体在宣传上不要把调定的太高,书能给读者带来益处,能为读者喜爱才是我所乐见。”
    (记者 文松辉)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