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诚 关尹子曰:“天下之理,小不制而至于大;大不至而至于不可制。故能制一情者,可以成德。能忘一情者,可以契道。” 关尹子说:“天下之理,如果小事不加制约的话,至于成大事之时就难以制约了,甚至就不能制约了。所以,能克制一情绪或情感的人,皆可成就人的品德;能超越一情绪者,可以契合于道的精神。” ![]() “能忘一情者,可以契道。”(资料图) 关尹子指出了不注重小事的危害,而且将克制一情绪做好一件事,与德相联;将超越一情绪做好一件事,与道相联,给人采取成德契道的行动以切实的抓手。“是真佛只说家常,是真道必不远人。”我们阐发这些典籍的宗旨也是让人能切实运用于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对那些故弄玄虚、云山雾罩的骗子行径,必须警惕。 道家注重凡事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种注重小事、崇尚实际和实干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身体力行。《道德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告诉我们欲成大事,要打好基础,先从每件小事做起。 ![]() 欲成大事,要打好基础。(资料图) 如果不注重小事、细节的话,可能会引发大的危害。即使当时没有产生大的危害,随着小损害的不断积累,将来终会导致大的危害。《韩非子·喻老》:“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关尹子》:“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勿轻小人,小人贼国。” 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成的。人如果主观上不注重小事的积累,就没有足够的量变,没有足够的量变,就不会产生质变。同样,任何事情都由细节构成,由于重要程度不同,所以人也往往从主观上对其加以区分,使事情的关键部分得以保证,然而正因如此,有时对不重要的细节就会过于轻视,如果它们得不到最起码的保障,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严重问题。 ![]() 任何事情都由细节构成。(资料图) 所以,我们对难事、大事,必须从易事、小事开始和积累,对现在或将来会产生危害的小事进行制止和预防,防患于未然。《道德经》:“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关尹子》:“能周小事,然后能成大事;能积小物,然后能成大物;能善小人,然后能契大人。” 而是否注重小事、细节,是由人的主观思想、情绪情感决定的。所以能克制一情绪的人,只需要在惯有的情绪刚刚升起,坏习惯刚要起作用的那一刹那觉察到,选择放弃坏的行为。一次这样的行为就是一次在成就人的品德,这样的次数多了,自然就会放弃坏的习惯,形成好的习惯。 ![]() 保持虚静、中正的态度去做事。(资料图) 能超越一情绪的人,只需要在心中不滞留任何情绪,保持虚静、中正的态度去做事,就可以契合于道的精神。一次这样的行为就是一次在契合道的精神,这样的次数多了,自然就会与道秘契。不能小看一次一次这样的行为,要在自己做到了的时候及时鼓励自己。 《淮南子·主术训》:“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举;其于过也,无微而不改。” (编辑:景卿)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道诚,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