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信军 道教养生中的“静功”,指的是外静而内动(当然,也有的要求内外皆静,即所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肢体不做任何动作,采取坐、卧、站等外在形体上静止的姿势,以锻炼体内精、气、神为重点的功法。这类功法能够加强体内脏腑的自我调节和气血的充盈,被称之为“内功”或“静功”。“动功”,指的是外动而内静,如常见的五禽戏、八段锦、易筋功、太极拳等。动功主要锻炼人体的四肢、百骸更加柔韧、具有张力,促使肌体健壮、健康等。需要指出的是:在道教的养生锻炼方式方法中,多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即动静结合、刚柔相济,亦即外动而内静或外静而内动的“动、静”相宜修炼之法。 道教动功(资料图) 在这些养生功法中,无论是“静功”,还是“动功”,均主张“调身、调息、调心”。调身,是指调节身体运动的姿势、动作等,属炼形范畴。其旨在舒经通络、气血充盈畅达,神经系统的调节和身体部位的调整及改善等。调息,是指调节呼与吸的方式方法。其要求在练功时适当调节呼吸的方式、节律、频率和深度,从而协调脏腑功能等。调心,是指调节心理活动及状态,在练功过程中要排除杂念和各种不良心理。其旨在调节大脑和脏腑器官等组织功能及作用。 道教静功(资料图) 总之,在练功状态中,要注意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规范,要集中注意力,安定心神,形正体松,气运自如。要自觉控制自身的意识活动,做到清心寡欲,排除杂念和干扰,方可做到聚精、养气、宁神,使之达到精充、气足、神旺的“三全”境界。 (编辑:柯恩) 本文为李信军授权腾讯道学编辑发布,文/李信军,未经原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