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其它 >

刘一明祖师传丨十年生死两茫茫之尽孝之后再入道

http://www.newdu.com 2018-04-08 腾讯道学 贾来生 参加讨论

    文/贾来生
    在开始十年云游生涯之前,刘一明一直没有忘记龛谷老人的叮咛:“先尽人事,再办己事”。刘一明的父亲在巩昌过世后,因祖茔“风水不利”,灵柩暂厝于巩昌的窑洞中。
    
    先尽人事,再办己事(资料图)
    刘一明心里一直记着,按照当地风俗,应在地利之年迁回原籍,葬在祖茔,况且这也是父亲生前的宿愿。在移灵途中,刘一明听说龛谷老人在陕西凤翔太乙村,立刻改道专程拜访。
    到达凤翔以后,才得知老人已经羽化落葬。在龛谷老人的坟茔上,刘一明虔诚地行跪拜大礼,缅怀老人赐教之恩。面对樊老人的陵墓,刘一明心想,先师脱离红尘,出家修练,活了一百零三岁,而父亲终日为生意奔波,操劳过度,只活了六十多岁,差别很大。
    
    一切酒色名利都是身外之物,杀人魔王(资料图)
    真是“万般是假,性命是真”,一切酒色名利都是身外之物,杀人魔王。父亲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是正如马钰所言,土农工商各个辛苦,哪一个能得到幸福:
    农士工商四等人,
    各领功业苦中辛。
    不知短景催人老,
    怎悟长春益已春。
    马钰还形象地写道:“养家苦,镇常忙,忙来忙去到无常,作阴囚,住鬼房。”看来自己当初读父亲花巨资捐的国子监真是没什么价值,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人生如梦一样。
    丘祖批判道:“任使高官重禄,金鱼袋、肥马、轻裘,争知道,庄周梦蝶,蝴蝶梦庄周”,“家给千兵,官封一品,得也无依托。光阴如电,百年随手偷却”。全真祖师的教诲,使他明白了性命真谛,也坚定了他外出云游之心。
    
    庄周梦蝶,蝴蝶梦庄周(资料图)
    安葬了父亲,谢过了恩师,安排好家里人的生活,他要做到一个阻力最小、没有不良后果的外出。临行之际,他知道自己此去恐怕是再不回家来了,故而写下了《望吾乡》,为出家从道述怀:
    多少的道流,虚度了春秋,阴阳造化全不究。存神运气又礼斗,更有那金晶飞肘,后学打坐闭眼口,似这些阎君一齐儿收。
    生是死的根,死是生的名,形在叫生如画饼,气绝说死亦坐井,那知道当下俺无影。身虽动,已长寝,假若是悟得了便全形。
    修真的妙方。简易儿平常,未生身处有实像,后天尽是虚假样。知的那太乙藏万象,脱生死,消魔障,霎时儿凡夫上天堂。
    刘一明害怕临走时遇到家人阻拦,于是,在一段时间里装疯卖颠起来。家人见惯了他的疯疯癫癫,平时就放松了看管。在一个后半夜里,刘一明换上了暗藏的道士衣冠,将平时所穿衣冠尽抛在院中。
    他连夜出门,迎着阴冷的风,抄近路渡过汾河,天亮就走到了绛州地界。刘一明发现后面没有家人的追赶,这才放慢了脚步,西行渡河,过禹门,经蒲城,到了甘肃的庆阳、延安、定边。
    
    出家云游(资料图)
    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走到宁夏灵州(今灵武县)后,刘一明住了下来。改名叫金寓吉(谐音今寓居),时年36岁。对于出家云游,他曾经很欣赏重阳祖师的说法。重阳祖师说:
    “凡游历之道有二:一者,看山水明秀,花木之红翠,或玩州府之繁华,或赏寺观之楼阁,或寻朋友以纵意,或为衣食而留心。如此之人,虽行万里之途,劳形费力,遍览天下之景,心乱气衰,此乃虚云游之人。”
    “二者,参寻性命,求问妙玄,登巇崄之高山,访明师之不倦,渡喧轰之远水,问道无厌。苟一句相投,便有圆光内发,了生死之大事,作全真之丈夫,如此之人乃真云游也。”
    
    了生死之大事,作全真之丈夫(资料图)
    重阳祖师立教甚严,其要求总是有破有立的。他把云游分为“虚云游”与“真云游”两种,抑前扬后。上述的引文就是说,有些人出去云游,那是为了看山水风光,玩花草树木,游览繁华闹市,观赏寺庙楼宇,有的寻找朋友狂欢作乐,有的吃喝购买醉心消费。
    像这样云游的人,虽然走了万里路,舟车劳顿,劳形费神,看遍世俗的花花世界,内心大乱,气色衰微。这样一种云游,套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为游愈多,为道日损。不仅于修道毫无益处,而且累神伤气耗神,因此,王重阳把它叫做“虚云游”。
    那么什么是“真云游”呢?就是云游有着明确的目的,为了参寻性命真谛,追求玄妙大道,攀登巍峨高山,横渡奔腾江河,不远万里参访高明的师父,不厌其烦地探寻大道的奥秘。如果听到一句点拨,照亮内在智慧,就能顿悟生死性命之大事,成为一个全真的大丈夫,这人就是真云游。
    
    登巇崄之高山,访明师之不倦(资料图)
    刘一明把自己的云游定位在真云游的追求上,理想之崇高,目的之明确,道心之坚决,都是罕见的。他明行医道,暗访明师。他砺炼身心,一心要在丹道的理论完善与修行实践上有所作为。当然,他也不反对一个人在云游名山大川、府国州郡中,增加阅历,扩大眼界,格物致知。
    刘一明在灵州居住了将近一年,行医救人,周济穷人,和周围的世界混同起来,灵活地待人接物。只是有时候在救助孤贫老幼诸人时,总不免引起旁人的惊诧和猜疑。当人们以一种世俗功利而又充满算计的眼光来惊诧和猜疑一种无私行为的时候,善良的人总会感到被侮辱而难受。
    是啊!世俗世界里有的人,就象臭水沟里的苍蝇一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像太史公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你在北方一个偏僻的小镇突然给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或老大娘一个银元时,有多少人会一边捂紧自己的口袋,一边好奇地打量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资料图)
    他们怀疑你要么是神经不正常,要么是怀有不可告人的企图,要么就是从不可知的地方来的怪人。这样一想,刘一明对于人们诧异的目光与议论就不难理解。这个社会毕竟像他这样善良的高人少如凤毛麟角!
    刘一明看到灵州虽然北迁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但是往来的人群大多是贸易客。当地民众和过路客商中关心政局多,关心经贸的多,但关心文化的少。加上灵州地区回民越聚越多,逐渐变成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的聚居区,无人关心“内丹”。所以刘一明后来就离开灵州,去了银川。
    未完待续……
    (编辑:柯恩)
    本文由腾讯道学获作者授权连载发布,文/贾来生,文章版权归作者本人,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如需使用请联系作者本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