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丹道养生 >

道医养生笔记丨端午名字中的禁忌,你都记住了么?

http://www.newdu.com 2018-06-14 腾讯道学 吕方舟 参加讨论

    文/吕方舟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欧阳修这首《渔家傲》,说的正是咱们今天要过的节日——端午节。
    
    绿杨带雨垂垂重(资料图)
    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是节气,其养生原则基于当时的天地之气,中秋、重阳不是节气,仅仅是一个特殊的纪念日,其养生保健也与当时天地阴阳交泰关系不大。
    端午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一方面它本身并不是一个节气,但另一方面,它本身也是一个天地之气运行的标志,此时养生也需讲究按时而为。事实上,端午节有许多别名,而这些别名又多来源于古人在这个节日里的一些养生防病行为。今儿我们就跟大家聊聊端午节的来历、别名、习俗以及养生要点。
    说端午不是一个节气其实不是完全正确,端午节最早源于古代夏至节。农历的四五六三个月为夏季,夏至基本是夏天一半的标记,即农历的五月十五左右,但由于历法与节气之间换算有所不同,有时夏至与端午相重,直到后来历法计算越来越精确,两者才得以彻底分开。即便如此,两者还是比较临近的,譬如今年,端午与夏至相隔仅四天时间。
    
    端者,初也,开端之意(资料图)
    端午、夏至两节相近,两者背后的天地阴阳状态,实际上也是大同小异的。夏至为阳气隆盛之时,端午也基本如此——事实上,这一点在端午节这个名字里就得以体现:端者,初也,开端之意。
    古人计数以天干地支计,正月为寅月开始,至五月正好为一年中第一个午月,而五日又为五月第一个午日,故名端午,又称“重午”。天干地支本身也是古人对阴阳盛衰变化的一个标记。
    午为阳气旺盛之时,故端午节午午相重,阳气极旺,是天地间第一个阳气极为旺盛的日子,是以又称“端阳”。
    
    艾草(资料图)
    古人认为,“通天下一气耳”,万物皆为阴阳二气所化生而成,因此阴阳的变化对万物也有影响。端午阳气极盛,人兽皆受感应,自然界中,蛇、蝎、蜈蚣、蜘蛛、蟾蜍为五毒之物,秉阴毒之气而生,端午之时阳气旺盛,阴不能受之,故蛇蝎之物尽出。
    古时卫生条件、城市建设不好,蛇虫尽出之时人不小心则容易为之咬伤中毒,是以此时人们要饮用雄黄酒,并把酒洒在家中各处,甚至小孩子们还要在面上点雄黄,因雄黄之气味能驱赶蛇蝎,因此多用此物,起到预防作用。
    除了雄黄,艾草也是这个时节常用的驱虫之物。端午民间向来有在门上插一束艾草的习俗,其最初来源也是取艾草芳香逐秽之气,辟虫毒之邪。古人以艾草为“阳草”,气味与人体最合,故用它熏灸,能通达经络。是以古时制作艾条,往往也会选择端午制作,以天地之阳气,增其温阳之功用,最是讲究。
    
    古时制作艾条,往往也会选择端午制作(资料图)
    现代城市基础建设好,家里卫生条件好,蛇蝎蜈蚣等五毒之物是不常见了,但并不意味着古人的技巧经验就一无是处了。一来我国还有广大农村地区,那些地儿花草树木较多,自然蛇虫颇多。
    二来城市里即便“秉阴毒戾气而生”的五毒不常见了,但同样是秉阴气而生的蚊子、蟑螂、苍蝇等害虫,城市里仍是有的,这类害虫多不喜雄黄、艾草的辛香走窜之气,故可用之驱虫。
    当然,方法不拘一格,并不一定要服用药酒。制作一个驱虫香囊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取苍术、艾草、薄荷、白芷各15克,打成粗粉,加入雄黄5克、冰片2克混合均匀,取10-15克左右的药粉,用布囊包了即可,随身佩戴,或者悬挂于房间中,都有一定的驱虫除蚊的功效。
    
    菖蒲盆景(资料图)
    当然现代技术发达,觉得自己做香囊较麻烦的话,可以购买一些以艾草为主制成的药香,在家里焚用即可,同样也有驱虫之功,且比蚊香气温芬芳而无毒害,兼能静心礼神,一举多得。如果还嫌麻烦的话,直接点燃一节艾条也可以,尤其在厨房、厕所、下水等处熏用,除蚊效果更好。
    除了艾草,菖蒲亦是端午节常用草植,有的地区在门上插的不是艾草而是菖蒲,或者菖蒲艾草混成一捆。还有的地区端午时节饮用的不是雄黄酒,而是菖蒲酒,驱邪除虫焚烧的也是菖蒲叶子,因此端午又有别名“菖蒲节”。
    菖蒲实际上与中药里的“化痰圣药”半夏同属于天南星科植物,两者在药性上也有相近之处,皆为辛味之品,能化痰开窍,通窍明神。菖蒲叶子略有辛香味,于人不敏感,对虫类却有刺激性,加上菖蒲根茎所分泌的汁液有良好驱虫作用,因此也多用于端午辟秽。
    大抵水湿秽浊阴暗之处,蚊虫多生,而菖蒲恰好喜半阴湿润之处,因此古时大户人家,常在光照不好的房间里种植一两盆菖蒲,既美观又能从根源上起到去除害虫的作用,一举两得也。
    
    佩兰芳香化浊、透热祛邪(资料图)
    端午还有一个别名,叫“浴兰节”,即取佩兰草煮水沐浴,这个民间习惯,其实也有者丰富的养生意义。端午前正值梅雨季节,空气较为潮湿,南方尤其如此。至端午之时,阳气旺盛,蒸腾水气,遂成湿热之邪。
    湿热致病,兼具湿性热性,湿性缠绵粘腻,热性生疮化脓,许多皮肤病的基础病邪多是湿热,因此端午之时,皮肤病多发。而湿热的治疗,要领在于芳香化浊、透热祛邪,佩兰恰是治疗湿热的主要药物。
    佩兰其味辛平,气芳香,能化湿辟浊,醒脾祛邪。《神农本草经》记载其能够“主利水道,杀蛊虫,辟不祥”,煮水内服,能够治疗湿热口臭、口粘、食欲不振等病症,外洗则可以治疗痱子、皮疹等皮肤疾患。
    值得补充的是,湿性缠绵难愈,且多发病缓慢,令人不易防备,因此湿热一症,防重于治。端午时节较容易患湿热一证,大抵两个途径:居处潮湿和饮食不当。南方此时,家中空气湿度都比较高,常常会觉得汗出不畅,周身粘腻,因此需得保证通风,保持干燥。
    
    使皮肤干燥、气机透达(资料图)
    现代化设备如空调、除湿机,当合理使用,不可一昧尊古复古,对现代化设备弃之不理。被褥、衣物,这些贴身之品,尤其注意保持干燥。
    常见许多人除湿机常开,家中空气湿度也保持在一个比较合适的范围内,但是衣柜常关,衣服不够干燥,被褥不常晒,摸上去也是黏黏腻腻的,试想每日睡眠八小时,穿衣服几乎是24小时都有了,这两物若是不干燥,如何不受湿邪。
    如今天热,许多人上班匆忙,赶出一身汗,汗湿衣服,就这么穿到干,这也是贴身受湿啊。不如随身带件衣服,出汗之后即是更换,使皮肤干燥、气机透达,自然不会憋出痱子皮疹等疾患。
    至于饮食方面,自然是不可贪食粽子。粽子虽然是端午应节食品,但是一来糯米粘腻,不好消化;二来包成块状,囫囵吞服,更加消化不充分;三来近年粽子里面添加物越来越多,肥肉、花生比比皆是,且多配糖、蜜食用,因此,可以说,粽子是一个很甜腻难以消化之品,最生湿热痰热。
    
    粽子甜腻,最生湿热痰热(资料图)
    本来此时外界已经湿热缠绵,全靠脾胃运化,使气机流通,若是过多进食粽子,增加脾胃负担,使得中焦滞涩,自然内外气机不通,痰湿阻滞,上吐下泻,百病丛生。年老、小孩、体质虚弱女性脾胃原就不足,更是应当小心食用。
    如今许多人晚上熬夜刷剧喝酒,第二天怕上班来不及,偷懒热了个粽子囫囵吃了就去上班,酒为湿邪,晨起脾胃功能尚未唤醒,最忌讳超负荷运转,粽子湿热难化,如此习惯最损脾胃,万勿为之。
    倒是茶饮之中,普洱茶、柑普茶能消化食积,端午吃粽子时不妨配着喝上两壶,得宜。下午三四点时,吃个小粽子,配两杯普洱茶,一个简单的下午茶,既能补充能量,又能放松心情,真小确幸也。
    
    柑普茶能消化食积(资料图)
    当然了,所谓“外因皆是机缘,内在才是关键”。端午世界外部阳盛极而阴出,湿热困阻,若是自身体质尚佳,外界刺激对人体够不成影响,自然不会发病,但若是自身气血不足,难免要中暑洞泻。
    诸事之中,房事最耗气血,故因此古人讲究“九毒日(端午是九毒日的第一天)禁行淫事”,即端午时节禁行房事。端午又有别名“归宁节”,即端午期间女子应回娘家省亲,如此也十分巧妙地减少了同房几率。
    此说确实有一定可参之处,但不应拘泥于房事方面,各项辛苦劳累、大耗气血之事,不妨都尽量少安排,早睡早起,保证休息,适度锻炼,以增强体质,增加抵抗力。
    
    诸事之中,房事最耗气血(资料图)
    总之,端午一节,乃是古人把握天地、标记阴阳所设之节点。此时阳气极盛而湿热重,蛇虫尽出,人亦昏蒙不适,因此端午之时当注意休养生息、辟秽、化湿,做好预防工作,不贪嘴、慎劳逸才好。
    (编辑:柯恩)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吕方舟,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