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每周诗语丨归园田居:用诗酒耕读洗去生活的沉重

http://www.newdu.com 2018-07-05 腾讯儒学 子今 参加讨论

    文/子今
    今天读的这首诗是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五首的最后一首,主要是写了陶渊明从山间归来的情景。
    
    走在田间小路上,心也随着思绪起起伏伏(资料图 图源网络)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一路上虽有子侄跟随,陶渊明却不愿多言,独自拄着拐杖,怀着“怅恨”的情绪缓缓归去。这种低落的情绪何以会产生?也许是因为游完山之后的落寞,也许是习惯性地兴尽悲来,亦或是二者皆有之。
    归来的山路,泥泞又崎岖,两旁丛生的灌木刺破了陶渊明的葛衣芒鞋,但他却毫不在意,继续拄着拐杖徐徐前行。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遇见一条山涧,溪水清浅,姑且坐下来洗洗脚上的泥土,消消乏再走吧。昔日,有歌唱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此时,却有一泓清涧供陶渊明洗脚解乏,岂不幸甚?这纷纷扰扰的尘世,如同喷涌的浊流,来势汹汹,吞噬着人心中本来就微弱的善意。多少人在它的裹挟之下,沉沦、迷失、堕落。权利的倾轧、财富的掠夺、膨胀的欲望,恶毒的流言、对思想的禁锢,织成一张大网,铺天盖地而来,让陶渊明无处可逃。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资料图 图源网络)
    生命,一定要如此沉重么?然而内心始终不愿意被浊流侵蚀,总想逃遁,总想寻得一个清凉之所在。
    最终,他找到了。那就是与官场告别,重回大自然。唯有生活在这山水之中,沉浸在诗酒耕读之中,方能重回内心的清净与安宁。一松一竹,是真朋友,山花山鸟,是好兄弟。既然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又有什么可怅恨的呢?一时间,心里又欢喜起来,继续起身下山回家。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独乐不如众乐,回到家里,滤好新酿的美酒,烹一只鸡邀请邻里一起把酒言欢,又是一番快乐的景象。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落山,敛去了白日里的光和热,茅屋里变得昏暗起来。
    
    暮色四合,与朋友把酒言欢,亦是人生乐事(资料图 图源网络)
    虽然没有明亮的蜡烛,但这并不能妨碍陶渊明和邻里们继续喝酒取乐,索性就点燃荆柴来代替吧。能让人获得快乐的,从来都不只是外在的环境。要不然颜子怎么能“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呢?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快乐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一坛浊酒,一只山鸡,几位兴趣相投的邻里,度过了一个看似短暂,实则漫长的夜晚。
    一转眼,东方渐白,晨曦渐明。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接下来的这一天,陶渊明是对朋友们说:“我醉欲眠卿且去”呢,还是“乐琴书以消忧”?亦或是去田间“植杖而耘耔”?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知道的是,那个为官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自知他“性本爱丘山”,并不懂得如何适应官场上的那一套潜规则。
    最终他决定从心所欲,“自免去职”,逃离了官场这座樊笼,寄情于自然山水间,从此心不再为形体所奴役。即使他将面临“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的困窘境地。
    
    也许只有寄情山水之间,才能洗涤自己疲累的心吧(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个勇敢的决定使得我们的历史上少了一个刀笔小吏,却多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新的诗歌派别——山水田园诗。
    在陶渊明的诗歌里,无论是恋旧林的羁鸟,飘出山峦的云烟,还是狭长的山路边上悬垂的夕露,均是他把平和悠闲的心境融进冲淡朴素的物境中的体现,呈露着浑然天成的大境界。
    无怪乎昭明太子称其诗“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