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肯下笨功夫的人 才是真的聪明

http://www.newdu.com 2018-07-26 腾讯儒学 道诚 参加讨论

    文/道诚
    现代社会中,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更追求高效率,走捷径。能够静下心来,下笨功夫的人,是难能可贵的。
    
    在追求快速高效的现代社会,能静下心来很难得(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个时代,“板凳一坐十年冷”的精神,更应该提倡。因为大浪淘沙之后,留存下来的,往往是最肯下笨功夫的人。
    《菜根谭》说道:“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拙字有无限意味。作文章不可取巧,要守着拙朴才能进步。修道不可投机,要守着拙朴才能修成正果”。
    笨拙的人,有笨拙的优势
    细细体味这个“拙”字,其意味深远。不管聪明或笨拙,都应该看到笨拙的另一面。曾国藩说,“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笨拙的功夫,如果下到极致的话,能够胜过所有的机巧。
    笨拙有笨拙的好处。笨拙的人天赋、资质不高,因此心态上比别人更加谦虚、好学。笨拙的人从小就容易遭受各种打击,因此抗打击能力强。笨拙的人不懂得投机取巧,不会曲里拐弯地解决问题,遇到问题只知承担和硬钻地解决过去,因此不留死角。
    德摩斯梯尼天生口吃,声音小,爱耸肩。为此,他虚心向著名演员请教发音方法;经常把小石子含在嘴里,对着大海练习演讲;在山路攀登,也不停吟诗。
    
    德摩斯梯尼对着大海日复一日地练习(资料图 图源网络)
    对着镜子矫正口型;为改掉说话耸肩,在左右肩上各悬挂一柄剑;把自己剃成阴阳头,以便躲起来练习演说。他还努力研究古希腊的诗歌、神话,背诵优秀的悲剧和喜剧,以增加学识,终于成为古希腊著名演说家。
    聪明的人,往往不愿下笨功夫
    “读书之志,须以困勉之功,志大人之学。”有些小聪明的人不愿下“困勉之功”,一遇到困难就想怎么绕开,只想变通,结果基础打得松松垮垮。
    “拙”似慢实快,这种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道德经》说也:“大巧若拙”。
    遇到问题知道绕着走,这当然聪明。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适合用“绕”的方式。很多问题,都是因为绕,导致表面上解决了,其实依然留在那里。
    
    看似聪明的做法,却是“治表不治里”(资料图 图源网络)
    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所以留下的隐患和弊病,将来又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麻烦。
    下笨功夫比天生聪明更重要。胡适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钱钟书治学心得:“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既聪明,又肯下笨功夫,更容易有所成就
    聪明人对什么都是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小有所成,所以往往不愿深入钻研下去。如果一个人既聪明,又肯长时间地下笨功夫,不断去研究、去努力的话,更容易有所成就。
    我们都知道张爱玲年少成名,却不知她的整个青年时期,几乎都用在写作上。即使是在香港战乱的时期,今天活着还不知道明天有没有命的情况下,仍在看小说。
    村上春树为了保持健康,更好地写作,从33岁开始,每天4点起床,练习跑步,跑完就开始写作,迄今已跑了36年。
    
    村上春树为了持久地写作,每天练习跑步(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他说:“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这让他创作了《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舞舞舞》等大量优秀的作品。
    如果我们自认为不够聪明,就让我们多下一些笨功夫吧!做一个虽然笨拙但是一直努力奔跑的人,不也很快乐、很充实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