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文以载道丨不是所有成就都源于天赋:看司马光如何读书

http://www.newdu.com 2018-08-20 腾讯儒学 木光 参加讨论

    文/木光
    《宋史·司马光传》称司马光“于物澹然无所好,于学无所不通”,可谓盖棺定论。
    
    史书记载,司马光博学多闻,无所不通(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司马光平生著作,除史学名著《资治通鉴》外,文学方面的《司马温公文集》,哲学方面的《潜虚》等,都是为后人留下的丰厚的文化遗产。
    对于这样一位博学鸿通、著作等身的学者,很多人也许会认为他应该记忆力非常好,智商爆表。但是,真实的情况真的如此吗?
    《司马光传》中曾记载过司马光童年读书的一个片段,其云:“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由此可知,司马光是少年老成,或许属于早熟儿童。七岁的司马光就能懂得《左传》的大概意思,这却是很难得。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七岁的司马光可谓是“早熟儿童”了(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但我们知道,《左传》与被视为“断烂朝报”的《春秋》不同,它所讲述的多是精彩的故事,因此富有趣味性。司马光对此感兴趣,这是孩子天性使然;他所能够讲解的,也应该主要是故事的梗概,即所谓的“大指”。
    就此而言,我们并不能仅凭《宋史》的记载,就断定司马光是一个记忆力超群的人。但话又说回来,《宋史》中说司马光手不释书,以至于不知饥渴寒暑,这确实足以表明他对读书的喜爱。司马光后来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恰也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朱熹所编撰的《宋名臣言行录》中,也有一些关于司马光读书的记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则如下:“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对读书的热爱,让他在夜晚也不忘思考(资料图 图源网络)
    据此可知,童年时的司马光其实对自己的智商并没有什么自信,常常担心自己的记忆力不如别人。为此,司马光和兄弟们一起读书时,别人读顺了就去玩耍了,唯独他继续苦读,一直要到能够背诵才满意。
    相比之下,大家学的内容虽一样,但因为司马光下的功夫远比别人多,故而他能够做到精熟于心,终生不忘。
    所谓“用力多者收功远”,可谓读书治学的金玉良言。司马光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故而说道:“书不能不下功夫去涵咏背诵。有时候在马上,有时候半夜睡不着时,心里默念文章,细思其含义,这样得到的体会就会很多了”。
    单就以上这些史料来看,司马光的成功,与其说是因为智商高、记忆力好,不如说是因为爱读书,又肯下功夫。
    
    只有天赋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要后天的努力(资料图 图源网络)
    自古及今,从来不缺少聪明人,但要像司马光那样酷爱读书而又用力至勤的人,其实并不多见,而真正能够在学术上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后者而非前者。以史为鉴,能无思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