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苏轼:家是我最坚实的心灵支柱

http://www.newdu.com 2018-09-13 腾讯儒学 杜利平 参加讨论

    文/杜利平
    又是一年中秋夜。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资料图 图源网络)
    此时,无论你身在何方,仰望天上一轮皎洁的月亮,作为中华子孙,你会马上想起苏轼的那首优美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是苏轼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写的一首怀念弟弟苏辙的词。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
    作为兄长,苏轼疼爱、欣赏弟弟,他说:“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吾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还常常说他的才华实在不如苏辙,“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由。”
    作为弟弟,苏辙敬爱、仰慕兄长。他说:“平足之爱,平生一人。”“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无良朋。”“扶我则兄,诲我则师。”
    自从父亲苏老泉去世后,兄弟俩更成为这世界上心灵和情感上最亲近的人。奈何,自从1061年苏轼任凤翔府判官,苏辙将他送至郑州,兄弟第一次分手后,就总是天各一方,很少有机会见面。
    苏轼在杭州3年任期届满后,曾请示朝廷将他调至离苏辙比较近的地方去,为的是兄弟能有机会常团聚。于是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到密州任职。
    
    苏轼兄弟的感情很好,又都是大文豪(资料图 图源网络)
    因当时苏辙正任职济南,两地都在山东,相距不远。然而,苏轼到密州后,公事缠身,想见弟弟苏辙一面的这一小小愿望仍然没有实现。
    公元1076年的中秋,苏轼与弟弟已经分别七年不曾相聚了。他面对一轮圆圆的明月,心潮起伏,对苏辙的思念之情再也无法抑制,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是啊,明月是不会对人们有什么怨恨的,却偏偏在人们离别时如此圆满皎洁,使人对亲人的怀念之情更加痛彻心扉。然而世上的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天上的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情自古以来难以周全。
    只要是我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在今夜与我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我也应该心满意足了。
    中国自古就是个重视家庭和亲情的国度。在古代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毕生理想追求中,家是放在第二位的。
    在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一个人努力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是他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他人生成功幸福的一个标志。
    家和万事兴,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一个有爱、幸福的家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一个人幸福成长、人格完善的摇篮。
    
    家庭是个人的避风港,是温暖的大本营(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一个人从小从家庭亲人身上获得的爱的支持和滋养就如同小树苗获得的阳光雨露滋润一般,是他赖以长成参天大树,抗击雷电风暴的基础。
    苏轼就是成长于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小时侯,他的母亲教他读《范滂传》,他说:“长大后,我若成为范滂那样的人,您同意吗?”母亲说:“你能成为范滂,难道我不能成为滂母吗?”这样的母亲,怎能教养不出三观正的好孩子呢?
    他的父亲就是《三字经》里“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的人生榜样苏洵。
    他小时候游手好闲,二十七岁后幡然悔悟,不仅自己发奋苦读,还认真教导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读书。最后父子三人一同考中进士,史称“一门三进士”,是千古文坛佳话。
    他的弟弟苏辙更是在苏轼因“乌台诗案”罹祸后,学习汉代淳于缇萦救父的典故,上书皇帝:愿免一身官职,为兄赎罪。苏轼出狱以后,苏辙前去接狱,特意捂着他的嘴,告诫他以后要三缄其口,切记祸从口出。
    在狱中,苏轼一度认为自己难逃一死,曾写下两首绝命诗,其中给苏辙有:“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这样感人肺腑的句子。其知心贴心非比一般。
    
    苏轼与苏辙有许多唱和诗:握手天涯同一笑,倚门岁晚不胜情。(资料图 图源网络)
    曾经三起三落,被西方称为“打不倒的小个子”的当代伟人邓小平也说过“家是个好地方”。只要有家,有亲人的爱,我们就会共同走过人间的风雨;即使远游千万里,也心有所寄,情不孤单,会在这美好的月夜共婵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