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中秋思乡:亲爱的家人 月亮代表我的心

http://www.newdu.com 2018-09-14 腾讯儒学 杜炎玉 参加讨论

    文/杜炎玉
    那年花开月正圆,要知花开月圆,不止那年,而在年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资料图 图源网络)
    如此好花如此月,莫将花月作寻常。八月十五这天成为一个传统节日,约始于宋代。
    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秋》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此日三秋恰丰,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
    又因“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最亮最圆,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明末刘侗、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记载:“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团圆节,蕴含着夫妻团圆、阖家团圆的美好祝愿;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习俗,也是为了团团圆圆的古老寓意。明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人们互赠月饼,以示家庭团圆美满,邻里和睦友善(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从宋至今,中秋节已经存在了一千多年,但是中秋团圆,却不是每年每人都能实现
    像其他节假日一样,中秋节也变成了旅游的“旺季”,越来越多的人的选择不是回家过节,而是外出旅游。
    孔子曾说:“父母在,不远游。”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在古代,为求取功名、光宗耀祖;在现代,要实现梦想、养家糊口。
    更普遍的情况则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所以孔子接着说:“游必有方。”这就在尽孝与奋斗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回家与旅游之间也有一个平衡点。团圆,重要的是家人同在一堂。
    只要家人都在身旁,地点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可以是在西安赏菊,饱览“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美景;也可以在杭州观潮,领略“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山喷雪来”的壮观。
    除了旅游的诱惑,使得中秋节回家的意识越来越淡薄的,还有交通的方便。
    今天,无论你离的多遥远,无论家住的多偏僻,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总有一趟列车会从门前经过,将你带到想去的地方。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回家随时都可以,不必非要在中秋节。
    
    交通越来越方便了,可是情感却越来越淡薄(资料图 图源网络)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对比,便不知珍惜。在交通闭塞的古代,那些“远游”之人都是有家难回的。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只能通过远道而来的乡亲了解故乡的情况。“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好不容易找到回乡的人,唯恐家信写的不多、说的不够,捎信的人都要走了,他又拆开加了几句。
    平时尚且如此,逢着中秋节,则会更加神伤。辛弃疾曾闲居带湖,一年中秋节,不仅无月,而且“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
    刘扬忠曾中肯地评论说:“盼望生活中的好光景而不可得的惆怅之情,通过这首小词都活现在纸上了。”
    盼望生活中的好光景而不可得确实令人惆怅,而今人往往就在不经意间放弃了古人不可得的团圆梦想。
    有家难回的还有那些加班的人。如今,加班现象越来越普遍,工作日与节假日几乎实现无缝对接,有时甚至连周几都恍惚了。
    只是,在中秋佳节,月圆之夜,还要对着冰冷的电脑和繁杂的文件,不免过于凄凉。不是人人都有李白那般“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乐观,和苏轼那般“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的洒脱。
    
    发自内心的逍遥,谈何容易(资料图 图源网络)
    出门在外久了,随着周遭事物越来越熟、同学朋友越来越多,你不妨,或不自觉地将“此地”当作第二个家。“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这样,也许会使你在“举杯邀明月”之时,身边的人多于三个。
    明月易亏花易老,月中莫负赏花心。不要让中秋节流传了一千多年,到最后只剩下三个字,它应该是一个团圆的日子,一个提醒你回家的时间坐标。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无论你在何处,离家多久,近或是远,少或是老,都会有一条无形无际的丝带,牵着两处的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