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大山 传说商容是老子的老师。商容生病了,老子去看望,问道:“先生有什么遗教要告诉弟子的吗?” 商容临死教老子以大道(资料图) 商容张开口,给老子看,问:“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回答:“还在。” “我的牙齿还在吗?” “没有了。” “明白了吗?” 刚亡而弱存(资料图) 老子说:“是不是说刚强的容易消亡,而柔弱的容易生存?” 商容说:“天下的道理就在这里了,我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了!” 有人就抬扛了,鸡蛋碰石头,破的不是鸡蛋吗?三岁小儿与成年壮汉玩闹,小儿怎么胜得过壮汉?我们要知道,柔弱代表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鸡蛋固然碰不过石头,但蛋生鸡,鸡生蛋,永无穷时。而石头就没有这种可能。 蛋生鸡,鸡生蛋,永无穷时(资料图) 柔弱还代表着一种不可阻拦的趋势。小儿不知不觉变成壮汉,壮汉不知不觉变得衰老,试问,二十年后,谁更有力量?所以民间谚语说,宁欺白须公,莫欺鼻涕虫。 柔弱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人生境界。老子说:“居其雄,守其雌;居其白,守其辱。”我虽然很厉害,为万物之雄长,却甘居人后;我虽然洁白高华,却表现得如有污垢一般。 但是,守“雌”的前提是已经具备了“雄”的力量,守“辱”也应先有“白”的修养。如果本身无雄长,大言守雌,岂不贻笑大方?本身并不干净,大言守其辱,岂不越描越黑? 所以,如果不具备守雌守辱的资格,就要努力为之。对那些翅膀还没有丰满的人来说,应该不断磨炼自我,获得雄强的力量。老子说:“强行者有志。”要勉强自己,在人生的正道上不懈怠,不停步。 知雄守雌(资料图) 另一方面,雄强而居于高位的人物,一定要守柔。老子告诫上位者:“强梁者不得其死”,过于强横的人物不得好死。 居雄守雌的道理在哪里呢?这来自于老子的辩证法。老子说:“反者,道之动也。”道的运动,体现在返回上,即弱的变强,强的变弱。 又说:“弱者,道之用。”道的效用是柔弱的,在不经意之间,不知不觉之间,就可以导致沧海桑田的变化。 所以,不管处于何种地位,一定要知敬畏。弱,要守道而强,强,也要顺道而弱。 沧海变桑田(资料图) 为什么老子特别强调柔弱? 第一,老子讲道,目的是为帝王将相建言。《道德经》中经常出现圣人、吾、我等字眼,这些指的是得道的统治者。统治者已经处于雄强之位,再雄强下去就要崩溃了。所以老子苦口婆心地劝谏统治者,要柔、要弱,不要“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要认识到“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不要逼得老百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而应该“无狎此所居,无厌其所生”。实现君臣相安,上下同乐的理想社会。 第二,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这时候的天下越来越混乱,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痛苦。而诸侯们为了在战争中获胜,纷纷走向专制与苛政。老子担任过周朝典藏史,对历史的演变知之甚详,他本人也经历过周朝的王子们为了争夺继承权,内斗不止的现实。这些,都表现得过于强亢了,坚强者死之徒,所以,老子强调要用柔弱来校正这个过于暴力、亢奋、焦躁的社会,还天下一个太平。 第三,老子哲学中的道本身带有一种母性性格。老子的道特别强调虚和静。虚静与阴柔是一类,而实和动与阳刚是一类。阴柔之美表现的是女性的性格,而阳刚之气更多的是表现男性的气质。 犹太教充满了严厉的父性色彩(资料图) 其次是宽容。父性的性格是严厉的,比如犹太教中的上帝就充满了父性性格特征。上帝对于万民来说,是一位严厉的父亲,百姓不信他,上帝就会以大能降下惩罚。上帝发现人类充满了欺骗、淫荡、暴力等等邪恶的行为,就发大洪水来消灭人类,只放过了义人诺亚一家。摩西带领犹太人离开了受苦受难的埃及,但犹太人崇拜异教的神,于是上帝惩罚犹太人在沙漠里流浪四十年。 但道是宽容的。“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凭资。不以善人为贵,不爱护凭资,再聪明的人也会迷惑。 “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圣人善于救人,天下没有可以遗弃的人,圣人善于用物,天下没有可以遗弃之物。 老子治国强调三宝:“曰慈、曰俭、曰不为天下先”。慈爱、节俭,不在天下人前面享乐。 大道的母性一面(资料图) 如此的慈爱宽容,不是母亲何能如此。 (编辑:灵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