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读经明义丨《荀子》:只说不做的人 最后都成了矮子

http://www.newdu.com 2018-10-10 腾讯儒学 姚海涛 参加讨论

    文/姚海涛
    现实中有这样一种人,讲起道理来,头头是道。如果考察一下他所说的,其实他压根就做不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花言巧语不实用(资料图 图源网络)
    其实无论你讲得怎样天花乱坠,我们只要把握“听其言,观其行”的原则,就可以识破他们的如簧巧舌。
    孔子也曾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对于言行不一之人,有一句话可以概括他们,叫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儒学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实践之学,讲究的是言行如一与知行合一。
    荀子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
    意思是说,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去做就不会成功。那些总是有很多空闲时间的人,他们即使能超出别人,也决不会很远的。
    荀子还告诫人们,要“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对于一件事情,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坐着谈论它,而是站起来就可以部署安排,推广出去就可以实行。只有真切笃行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里长城也需要许多人身体力行,才能建造起来(资料图 图源网络)
    让我们看看战国时期的语言巨人、行动矮子威公吧。威公是周王室成员,被封于下蔡。时人都称他为威公,真实名字却没人知晓。
    有一天,他闭门号啕大哭,哭得很伤心。家人都去劝慰他,他也不听。一直哭了三日三夜,眼中的血都哭了出来。
    他的邻居隔着墙大声问:“您为什么哭得如此伤悲呢?”威公回答说:“我们的国家将要灭亡了,所以我才哭的。”他的邻居感到很奇怪,就问:“我们国家不是好好的吗?怎么会灭亡呢?”
    威公回答说,“我听说快要病死的人,即使神医在世,也不能挽救他;一个国家快要灭亡,即使有贤臣再生,也无能为力。我多次向国君进谏,但国君置若罔闻,根本不采纳合理建议,所以我觉得国家迟早要灭亡。”
    在邻居眼里,威公有着周朝贵族血统,又是一位博学多识、深谋远虑、关心百姓的人。
    平日里,这位邻居一向敬重威公,所以他听了威公的话之后,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国家要灭亡了,而自己还浑然不觉。
    
    居安思危很重要,生活需要深谋远虑(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于是这位邻居离开了下蔡,举家搬迁到了楚国。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当上了楚国的大司马。
    几年之后,楚王命这位大司马率兵讨伐下蔡。下蔡毫无招架之力,很快就亡国了。此役楚国俘获了很多战俘。由于大司马原来就是下蔡人,对故土充满感情。
    他就走到战俘中,问:“有没有下蔡人?”然后一眼就看到了威公原来也在俘虏之中。
    他又惊又喜,问:“您怎么到了这样的地步呢?”威公惭愧地苦笑着答道:
    “我怎么就不能落到如此田地呢!我听人说过,语言是行动的仆役,行动是语言的主人。你是能行动的人,而我只是那个能说说而已的人。”
    “人不欺我呀。你有实干精神,经过努力到了今天的地位,而我只是说说而已,所以今天你是主人,我是仆役啊。”
    大司马听后,非常感慨。念及旧情,他向楚王为威公求情,赦免了他。
    威公的教训是深刻而惨痛的。威公与邻居,一个能言,而另一个则能行。而“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未必能言也。”
    
    我们要做能言能行之人,言行一致(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个故事也告诫我们,行胜于言,不要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