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世界政治研究新路径(大家手笔) 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应当自省。因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并不匹配,至今我们还没有拿出足够多具有世界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概念和理论。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刚刚重新起步,免不了引入大量西方概念、观点、理论。如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普遍认识到,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使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我们需要在40年研究的基础上,既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又摆脱与中国发展实际不相符的研究方式、思维方式,构建起自己的理论体系。 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国际政治学,受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较大。了解并理解西方知识体系是重要的,否则就无法和他们对话。但应认识到,西方国际关系的一些理论,如结构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建构主义等,都是为既定的西方国内政治结构和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而建构的,其实质是以学术形式维护西方国家自己的利益。因此,这些理论的出发点是适应西方国家需要,论证其所维护的国际秩序和国际制度的合理性。对于国际制度何以如此、为谁服务、向何处去等问题,这些学说或者回避,或者作出有偏向的回答,因而经不起实践和历史逻辑的追问。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来自西方知识体系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政治学说已经严重滞后于今天世界发展进步的需要。因而,我们在建构自己的世界政治理论时,就需要开辟新路径,从新的历史逻辑出发。中国学者首先要论述的是中国。我们需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来认识世界政治体系,从而建构一套对现实具有解释力、能为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提供智慧的理论学说。 从中国出发研究世界政治,首先要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而发展至今的文明,由此可见其生命力之旺盛及其对今天中国的影响。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化因素很多。比如,通用的语言文字、国家统一观念、民本思想、中庸之道、重视家庭伦理等等。这些文化元素代代相传,让中国人积累了厚重的家国情怀和天下观念。只有理解了中国人的文化观念,才能理解中国主张的和平共处、互利合作、和而不同、交流互鉴,才能更深入地阐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理论,从而在世界政治研究中彰显出中国立场和中国特色。 研究世界政治,还要理解中国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建立现代国家的历史任务,并通过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国家发展起来。显然,中国走的是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现代化道路。西方国家的否决型政体在治理上麻烦重重,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中国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抓住了治理问题的关键。在学术上,国家治理现代化可以成为对世界政治研究作出独特贡献的概念。根据中国的治理经验而建构的国家治理理论,可以研究国家与社会治理机制活力问题、国家权力各部分之间整合能力问题以及政府如何拥有高效执行力问题等等。据此可以比较研究不同国家的治理能力,在国别研究、比较研究方面贡献中国的研究视角、研究范式。 构建中国特色的世界政治学,还应注意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世界政治这样的社会科学学科必须服务于国家发展的重大方向,这是学科性质所决定的。因此,中国的世界政治学研究关注的焦点应有所转变。我们熟悉的关于发达国家的知识依然重要,但深入研究和理解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此外,在研究方法上,世界政治研究也可以将国际关系研究与比较政治研究进行融合,通过融合获得实质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这也可以成为世界政治研究知识增长和理论创新的突破口。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 杨光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