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道学 > 道学入门 >

本乎天地 各从其类:编排神圣经典的道教类书

http://www.newdu.com 2018-11-22 腾讯道学 牧之 参加讨论

    文/牧之
    道教经书及其所书写的义理因为其内容来源于天地自然之启示,或出自道祖之手笔,故在道教信仰中具有至上的神圣性。
    何为类书?
    类书,是采辑或杂抄各种古籍中有关的资料,把它分门别类加以整理,编次排比于从属类目之下,以供人们检阅的工具书。近似现代的百科全书,具有资料汇编的性质。
    它分类汇辑历史文献上的各种资料。与现代百科全书不同的是,类书专门辑录原材料,而百科全书大不是原原本本的抄录原文。通过类书,可以了解古代知识的全貌,发掘古代文献的渊薮。
    
    《潜确居类书》,明代陈仁锡编著的类书。(资料图)
    明焦竑《国史经籍志》说:“浏览贵乎博,患其不精;强记贵乎要,患其不备;古昔所专,必凭简策,综贯群典,约为成书,此类家所由起也;自魏《皇览》而下,莫不代集儒硕,开局编摩。
    ”这也许就是古人编纂类书的原因。诚然,古人在没有现代化检索、阅读工具帮助的情况下,面对日益增多的各类知识,记忆力、阅读力的严重滞后就成为人与知识之间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将具有共同特点的一类知识或者几类知识汇聚在一起并按照某种方法进行排列组合时,一种便于阅读、记忆、查阅的资料汇编的类书,将变得十分必要。
    道教类书是对道教神圣经书的编纂
    壒嗣思义,道教类书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道教之典籍和资料的抄写和分类整理。《易》曰:"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道教经书及其所书写的义理因为其内容来源于天地自然之启示,或出自道祖之手笔,故在道教信仰中具有至上的神圣性。
    
    道教义理皆本于自然。(资料图)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道教类书主要有:北周武帝时期通道观编纂的《无上秘要》、大约成书于南北朝末的《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约出于隋唐之际的《玄门大义》。
    初唐时期的《大道通玄要》、《道教义枢》《诸经要略妙义》、唐玄宗御制序,史崇玄等奉敕较编的《一切道经音义妙门由起》、王玄河的《三洞珠囊》、《上清道类事相》。
    中唐时期为三洞道士朱法满编纂的道教科仪戒律类钞《要修科仪戒律抄》、大约五代宋之际的《仙苑编珠》、北宋时期张君房的《云笈七签》。
    这些道教类书中保存有其许多现已经失佚的道书和经文。下面就主要的几部大型类书作简单介绍:
    《无上秘要》:现存最早的道教类书
    北周武帝时,以通道观为中心,汇集有南北各派道书,聚集道士学士一百二十名,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研究机构,周武帝乃主持编纂《无上秘要》。
    
    周武帝设立通道观,选著名道士和尚一百二十人入观学《老子》、《庄子》、《易经》,称为通道观学士。(资料图)
    在南北朝道教史上,陆修静总括“三洞”是南方道教经书的第一次融合;《正一经》创立七部体制是南方流传的各道派道书的第二次融合;《无上秘要》的成书则是南北方各道派经典的第三次融合。
    而且《无上秘要》还在汇集各派道书的基础上,自成一完整严密的经教思想体系,按其体系机构摘录各派道经,起到了化整为零的作用。被法国汉学家道教学者誉为“六世纪的道教大全”。
    《道教义枢》:集道教义学之大成
    《道教义枢》乃是初唐道教教义的重要著作,为初唐青溪道士孟安排等编集。孟安排在该书序言中称,《道教义枢》是以《玄门大义》为底本,“芟夷繁冗,广引众经,以事类之”,借以“显至道之教方,标大义之枢要,勒成十卷,凡三十七条。
    ”不同于《无上秘要》等书“述而不作”的体例,这部类书思想理论性较强,集此前的道教教义之大成,总结了重玄学的经教思想体系。《道教义枢》在涉及道教义学之处,较多地引用道教重玄派思想,显示了与重玄派的密切关系。
    《云笈七签》:号称为“小道藏”
    继北周武帝主持编纂的《无上秘要》之后,北宋真宗皇帝敕令编纂的《云笈七签》是道教史上出现的第二部大型道教类书,它与《无上秘要》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
    
    道教称藏书之容器曰“云笈”,分道书为“三洞四辅”七部,因名《云笈七签》。(资料图)
    其中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道经,且此书具有系统、全面、简明等优点,因而人称“小道藏”,为研究道教的宝贵资料,亦是了解和研究道教的必备工具书。
    道教类书的编纂本身是一种创造
    作为道教文献的编纂,类书是研究历史上道教和道经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也是校勘道教道书的重要依据。毫无疑问,现代的道教史研究常常受到古代道教文献的制约,古代文献提供了重新书写历史的中心和边界,毕竟没有文献依据,研究者无法随意编写道教史。
    由于古代道教文献因为战争或自然灾害的原因而丢失或不全,故辑录佚文,校勘道经,明确经书的年代和内容,类书具有不可或缺的文献学和目录学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对类书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布局,体例的安排道常常是怀有某种偏向和爱好的著作者所决定的,这表示类书的编纂本身就是一种知识性的创造过程。这体现了编纂者对当时道教知识和经书的独特理解和体会。
    
    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现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资料图)
    正如著名学者葛兆光先生就说,与过去研究类书的学者由于关心辑佚,所以特别看重类书所收佚书秘笈数量不同,他更关心的是“在它的分类及其次序背后,对知识与思想的整合与规范”,与过于使用类书的文人习惯于从里面采撷丽藻秀句不同。
    他更关心的是“它集录的文献究竟提供了多少知识和思想的资源。正因为如此,道教类书的文本结构和内容选择,却能够反映当时道教的知识结构或者编纂者的思想体系。
    使得道教类书成为了书写道教思想史的独特材料。正因如此,所以道教类书,具有文献学和思想史的双重价值。
    (编辑:见石)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牧之,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