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浮黎子 19世纪以来,讨论中国文化的西方学者往往惊诧于许多中国人不讲诚信的现象,其中最尖刻的或许要数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了。 他认为“中国人彼此间典型的不信任已为所有观察者所证实,同清教诸教派中对信徒的诚实品质的信赖成为鲜明的对照。” 有的人不讲诚实守信,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前后不一,彼此不一,出尔反尔。有的人惟利是图,不讲信义,背信弃义,见利忘义,利欲熏心。 有的人过分突出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待人不诚心,工作不专心,生活不真心,没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这种论断描述的诚信问题在中国学术界也引起了高度的关注,以致人们常常感叹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着十分严重的“诚信危机”。 浮躁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资料图)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其中主要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文意深奥,包涵广博,在历史发展中传递了深远的精神力量。 在《道德经》中,“信”出现有15次。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以道为本。从一定意义上讲“信”也是一种道,是一个个体的人生准则和社会的规矩。“‘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信”也是如此,“信”本来是虚无缥缈的,“信”亦“无为”,是历史和自然之道而不是人为强加。 只有做到了“信”,才能真正提高当代社会的精神高度、满足社会精神上的需求,才能做到“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一、何为“信”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同理,“信”与非“信”是相辅相成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忠言逆耳,看待事情不能单就表面,信者”是以“真实”为其试金石,即内外如一,表里一致。 真实的话不加修饰不一定漂亮,辞藻华美的漂亮话动听却不一定真实。在做到对他人说老实话的同时还要具备辨明是非的能力,不能因为谗言而迷失自己。 这既要有“信言不美”、“善行无辙”的判断力,又要有“美言不信”、“善言无瑕有”的敏锐性。“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敦厚立身,出于浇薄;朴实存心,出于虚华,此所谓大丈夫;“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资料图) 善良朴实的行为是没有痕迹可以泄露的,善良诚实的语言是没有漏洞可以抓的。要懂得从行为痕迹、言语漏洞中学会察言观色,辨明真假。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正确的世界观需要“信”来涵养,“信”带给社会更多的是去粗取精和精益求精的功效。涵养已有美德的同时不断进取,在一动一静中保持稳速前行,为个体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不论诚不诚实的人我都相信他,并且以人格的力量引导他使之“信”。这不是一种痴傻,而是在“信”这一领域具备的一种“轴劲”。劝导世人要致力于营造“信”是根本、操守是重点的良好社会风气。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居住的地方要祥和安静,内心的世界要平静淡然,与人相处要真诚,与人交谈要诚实守信,为政公正,善治国家,处事妥当与自己的能力相称,采取行动善于把握时机。这样“无争”方能“无忧”。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仁义始于大道的废除,虚伪狡诈始于投机取巧的心理。从侧面来讲诚与伪是对立统一的,唯有坚守“信”方能遏制失信。“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对于“信”,只有从始至终的坚守才能成事。 以信待人,别人才会以信待你(资料图) 二、“信”之用 《道德经》十分强调“信”的重要作用。“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只有做到“信”个人才能更好地修身齐家,社会才能悠悠然行大道。“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礼是由于诚信的不足才产生的,它往往是祸乱的开端。 只有通过加强对德行的重视才能规避。“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语言和行为的诚善会换来别人的尊敬和拥戴,重视德行是成功的第一步。古往今来大到治国安邦小到邻里家庭,“信”一直是个人素质中的重要内容。 用“信”可以规范社会行为。社会的存在,有赖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有赖于人与人之间的规范。而社会的和谐,则有赖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否和谐,有赖于人与人之间的规范是否现实地实现了。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人们要做到谨言、慎行,少许诺言。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一个人若是轻而易举地对别人许下了诺言,那样的话他必定是一个难以坚守信用的人;背信则不达名,如果在做事之前把事情想的很简单的话那么一旦做以来遇到困境就会很困难。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君主只有少说话多做事,贵言少诺才能实现无为而治,治理社会更多的是需要少说多做、身体力行,行不言之教。“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沉默虚静在非常时刻或许更能使自己跳离困境。 少说话,多做事,不轻许诺言(资料图) 三、言善“信” 只有说真话,做真事,为真人,以内心的忠实作为基础,以言谈的朴实作为帮衬,才能称为“信”。人是思想观念的存在物,是对思想观念进行实践创造的存在物,是由思想观念武装起来的存在物。 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就在于相互之间不同的思想观念,以及在不同思想观念的指导下从事的不同性质、不同价值的实践活动。 人类社会的历史之所以不同,最大的原因就是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拥有着不同的思想观念,并在这些思想观念的指导下从事不同的历史活动,创造不同的历史价值。 人类社会的历史,也就是在时间纬度中不断展现人们思想变化过程的流程图。思想观念,就是历史的精神,就是历史的脊梁。 《道德经》中关于“信”的思想观念,对当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含德”亦“含信”,一个人真正达到了“信”,他就能够避免许多麻烦。 一方面就个人而言,“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自己不能以“信”待人也难怪别人不会以“信”待你。君主只有带好诚实守信的头,百姓才会照着做,天下才能悠悠然行大道,这才是为君之道。 君主都会遇到类似问题,更何况社会上的普通人呢?当今社会的我们在为人处世方面要以“信”待人,谨慎处事。我们要学着去以德报怨,在对待不信任行为时要以信任待之。 另一方面就社会而言,生活中的个体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周围的环境,环境也同样在随时影响着生活中的每个个体。二者之间不可分割、相互关联的关系决定了社会环境的改变对于个体人格的塑造会产生重要作用。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一方面要有意识地传播“信”观念,大事着眼,小事着手,随时宣传正能量,共同营造“信”的健康环境。另一方面,要人人肩负起监督的义务,对于不“信”的行为,有能够如实指出的勇气和魄力。 信任很脆弱,需要用心维系(资料图) 四、做“信”人 外信于人,内信于己。外信于人,指的是能够让人在自己所处的大环境中感到舒适,让人对与自己相近的小环境更加有归属感,增加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可能性。 内信于己则更多的是倾向于自觉遵守“信”的原则。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信”,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坚守“信”。 要坚定自己的“信”信念,“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在淤泥和青莲中学会取舍,不可否认,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极大的,积极的环境有利于个体保持“信”,恶劣的环境会对个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是无法离开环境而独立存在的。虽然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可是在大是大非上当今社会的人们要学会把握其中的奥妙,重视滋养自己的根本。要随时随地保持自己的本心,在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同时去叫睡着了的人。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虽然我们不能做到心系苍生,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心系周边人。如果每一个人为人处世都以诚实守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周边的人也会以“信”待你。 其次,只有真正地对他人诚信,你才可以取信于人,在诚信中建构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得当代社会的人们能够善于与人打交道、乐于与人打交道,真正做到沉得下心、迈得开步子、走得出屋子、混得开圈子,为今后更好的生活积累好足够的储备资源。 最后,要将“信”坚守到底。只有“如始慎终”才能有机会达到“无败事”。“信”不是一时之需更是一世之重。 “信”不仅是丈量个人品德的标尺更是社会和国家发展质量评定的准绳,小到个体的未来发展大到国家整体文化软实力的建造,“信”的关键性决定了“信”的重要性。“信”对于人们来说绝不是暂时的,而是永恒的,这是历史的结果也是社会想要不断发展的最终选择。 (编辑:见石)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浮黎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