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大山 千里马能日行千里,而牛不能;牛能日耕百亩,而千里马不能;鸡能上树打鸣,而鸭不能;鸭能浮水戏鱼,而鸡不能…… 你看,能与不能,看你用什么标准衡量。 马牛鸡鸭如此,万物皆如此。以它擅长的领域而言,它几乎无所不能。但一旦进入它不擅长的领域,它就一无是处。万物皆能,万物皆有其缺陷。 青鸭戏新波(资料图) 魏惠王送了一颗葫芦种子给惠施,惠施在春天种下了它,秋天的时候收获了一个大葫芦。但葫芦太大了,用它装水,葫芦不够坚固,承载不了水的重量;把它剖开当水瓢,又大得没有水缸容得下。 惠施对庄子说,这个大葫芦,就像你说的话,大而无用啊。庄子说:“你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腰上,那样不就可以浮游于江湖之上了吗?” 这是化无用为有用。 宋国有一家族,祖传不龟手之药,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业,一大家子辛辛苦苦,一年收入不过数金。有一个商人听说了,以一百金买下了这个药方,把它进献给吴王。 吴越两国发生了战争,吴王任命这个商人为大将军,在冬天的时候进攻越国,两国发生了水战。结果吴国的军队因为有了不龟手之药,大败越国水师。吴王大喜,从自己的国土上分割了一块地作为商人的奖赏。 庄子嘲笑惠施不会变通(资料图) 同是一个药方,漂洗家族只能用来漂洗丝絮,而商人用它来拜将封侯,这是化小用为大用。 有用与无用,小用与大用,全在乎运用而己。化腐朽为神奇,非有道者不可。 老子说:“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痕迹;善于说话的,没有任何瑕疵;善于计算的,不必使用筹策;善于关闭的,不用锁别人也开不了;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别人也解不开。” 世界上真有这么神奇的人吗?老子这是在形容道啊。道无足,却周游不息,毫无踪迹;道不说话,却万物以成,各尽其妙;道不算计,又有谁逃过它的罗网,“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道不关闭,无心的人永远进不了它的殿堂,“下士闻道,必大笑”啊;道不勉强,有心的人心甘情愿被它所缚,“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啊。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资料图) 道不造不施,任物自然,所以老子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这里的“救”,并非指有人溺水,而是指救人性命,是“助”的意思。常善救人,就是常善助人。“助”在古文里面,就是“辅佐”的意思。常善助人,就是去辅佐、辅助他人。 说明什么?万物有其本性,悟道的人,应该处于助手的位置帮助它成为自己,而不是以自己的主观愿望来改造它、削剥它。 《庄子·达生》里面描写了一个叫梓庆的神奇工匠,他用木头凿的钟鼓架子,有的像虎,有的像熊,有的像马,无不惟妙惟肖,被人叹为鬼斧神工。鲁国国君在惊叹之余,好奇地问:“你有什么秘诀呢?” 梓庆说:“我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有一点可以说一说。我在做钟鼓架子之前,一定要先斋戒。斋戒三天,没有了奖赏爵禄的念头;斋戒五天,没有了毁誉巧拙的心思; 斋戒七天,我忘了自己还有身体四肢。这个时候,我进入山林,观察树木的形状,碰到合适的,就好像看到了现成的钟架一般,这才加工制作。”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资料图) 原来,钟鼓架子的形状,本来就藏在树木里面了,但为什么只有梓庆做得那么好呢?因为他没有任何外在的念头,所以能够把树木本来的形状发挥得淋漓尽致。 所以老子又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其智大迷。” 你不带着功利的眼光来看人、看物,就会发现万物皆有其妙。人类带着功利的眼光来看人、看物,才有了善人与不善人的区别,善物与不善物的差距。以道的眼光来看,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是善人的凭资。没有不善人哪来善人?没有善人哪来不善人?不尊重老师,不珍惜凭资,再聪明的人也会陷入困惑啊。 万物纷繁,各有其美。花有花的美,草有草的美,鸟有鸟的美,鱼有鱼的美……只有在“道”里面,花呀,草呀,鸟呀,鱼呀,才能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人类的眼中,万物皆有所缺,得了这一样,就不会满足那一样;得了那一样,就不会拥有这一样。但在道里面,万物一无所缺,它本身就是美的,它存在就有存在的理由,它不因人类而存在,也不因其它外物而存在。无论料峭春风,还是寂寥霜天,它都有它的美。 苏轼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 以道来观物,万物并无所缺。修一颗道心,可如鹏鸟逍遥于九天,可如鱼儿逍遥于江湖。 孟浪之言,不怕被人笑,不笑不足以为道。 (编辑:见石)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赵大山,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