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炎玉 在还带着年味儿的正月,就应该从一些还带着年味儿的话说起。年关,年关,春节真的是一道关;过年,过年,过年也确实像过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光是买票这最初级的步骤,不知道就难倒了多少“英雄汉”——反正是把我给难倒了。 面对着12306、智行、携程、同程、飞猪等各大抢票平台,相信很多人都会不无伤感地问上一句:票票去哪儿了?是啊,车票都去哪儿了? 票再难抢,也要回家(资料图 图源网络) 是火车见天气太冷罢工返厂了吗?是客车嫌人流如织金盆洗手了吗?不,肯定不是。而是因为,背井离乡的人越来越多了——曾经背井的还没回去,今年的就又已离乡了。 中华上下五千年,相比之下,背井离乡是一个很年轻的成语。这四个字作为一个团体正式出道,是在元代马致远的一部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中。第三折《川拨棹》“背井离乡,卧雪眠霜”,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王昭君和汉元帝之间的缠绵悱恻。只是,那时的背井离乡是因为爱情,如今的大多数人是为了理想。 有些人是因为小学老师问的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你的理想是什么?有些人是为了西楚霸王项羽的那句大实话:“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有些人是为了万达董事长王健林的那个小目标:比方说先赚一个亿……总之,这些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相遇,在朝九晚五的擦肩而过中负重前行。 都说:北上广容不下肉体,三四线的城市容不下灵魂。其实,我们远不必如此悲观,前方的道路远比想象中的要宽。我们至今所有的付出,早已暗中标好了价码,当下需要做的就是厚积薄发。 就算孤独,也要奋斗(资料图 图源网络) 早在背井离乡这个成语出现之前,就已经有无数的人背井离乡了。两千多年前的一天,苏秦第一次离开家乡,“出国留学”——到齐国拜了鬼谷子为师;学成之后,他又在外游历多年,最后穷困潦倒、狼狈而归,还受到了亲戚邻里的讥讽和嘲笑。 然而,苏秦依旧没有放弃。回家之后,他便开始伏案钻研《周书阴符》一书。《战国策·秦策一》记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刺股”的故事便是由此而来。 又过了一年,苏秦从书中揣摩出合纵连横之术,便想凭此游说当世君王。意气风发的苏秦先是去见了周王,然后又去了秦国,接连碰壁。身怀绝技的苏秦不甘心,又相继去了赵国、燕国、韩国、魏国、齐国、楚国,终于合纵成功,而他自己也被任命为从约长(即合纵联盟的联盟长),并且担任六国的国相,佩戴六国相印。 苏秦访师鬼谷子(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仅是买票一端,就让那些身在外地的人心灰意冷,却又乐死不疲。不禁又要问了:当初,为什么要去那么远?为什么不找一个走着就能回家的地方?也许,你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脚步还没到,心就再等等——等到“一举成名天下知”的那一刻。 那一刻,背井离乡的煎熬都会变成理想之树开花结果的装饰品,有家难回的苦恼也会成为人生之路越走越宽的调味料。 故乡是心灵的归宿(资料图 图源网络)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让功夫与时光白头到老,让脚步和灵魂举案齐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