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者如何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不妨从孔子的为师之道上来寻求方法。 《论语》中记载颜回对孔子有如下评价: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简单的一句话,向我们昭示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法门。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要让学生对老师“仰之弥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知识的渊博、道德的高尚,让学生有“不见顶相”之感,在跟从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到“欲罢不能”。不能让学生出现这种心理的变化:一开始觉得老师了不起,后来越看越稀松,“咦!老师原来只有这三板斧。”为人师者,应该营造这样一种教学效果:在学生“亲其师”的过程中,对老师越熟悉越亲近,越有一种“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感觉。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到“循循然善诱人”。“循”是跟着走的意思,“诱”就是引导,是要把他引导到“正道”上。教育学生,一方面老师要跟着学生走,“循循然”就是循着他的个性,循着他的道理,把他带上正路;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而且要让学生们“欲罢不能”。使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看到纯真敦厚的事情,便努力去跟着做,看到恶毒欺诈的事情,便努力避免。 要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老师是要有点真本事的,有让学生跟着走的“法宝”。这个“法宝”就是为师者的知识、道德修养、育人方法。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不应该有所偏废,应注意教育的全面性,“文”“礼”并重,让学生由衷感叹:“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使学生有强烈的“欲从之”的感情。老师要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学生喜欢学习,教育才有可能成功,因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如果都能对自己的老师产生一种“虽欲从之,末由也已”的心理认同。这样,师生关系怎么会不入正轨呢?当有人诋毁教师时,也会有学生站出来,如子贡般说:“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 我们要向孔子师徒学习,结合时代要求不断扬弃,让孔门师道的精华,在我们这一代教师的身上延续。 原标题:向孔门求师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