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读懂孔庙,读懂中国”之由孝而仁,家国一体

http://www.newdu.com 2022-11-11 联合日报 郑丽媛 参加讨论

    编者按:本文是由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主持的《联合日报》专栏“读懂孔庙,读懂中国”系列文章之一,现转发于此,以飨读者。
    
    寝殿
    大成殿是孔庙的核心,在曲阜孔庙,你用心去看大成殿周围的建筑布局,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义的现象,这就是它体现出的家国一体观念,这也使孔庙呈现出了十分浓郁的中国特色。
    千百年来,人们在大成殿前举行高规格的祭祀仪式。大成殿之后是寝殿,这是供奉孔子夫人的专祠。右侧是启圣王殿和启圣王寝殿,用来祭祀孔子的父母;左侧是崇圣祠和孔子家庙,崇圣祠供奉孔子上五代祖。这种独特的格局,表明了这样的事实:人们在祭奠孔子的时候,同时也让孔子的先祖、父母、妻子等家人享受香火供奉和礼乐祭祀。
    
    寝殿内景
    古今中外,除了儒家,恐怕再没有其他庙宇是庙主的祖先和父母一同享有供奉。孔庙这样的建筑格局,凸显的正是儒家的家庭伦理,即尊祖敬宗与孝悌之道。在数千年的历史上,中国人十分重视尊祖报恩、敬天法祖。《中庸》说:“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文庙不同于宗庙,却也追远祭祖,这与孔子儒家所倡导的思想主张相辅相成,有机一体。
    
    家庙
    崇圣祠和孔子家庙,直接体现了孔子儒家的尊祖敬宗观念。思源尊先祖,孔子儒家提倡追远报本,主张通过祭祖仪式教育人们追念先祖功德。《论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重视丧葬与祭祀,主张“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着眼点在于现世人间的秩序。慎重对待去世的亲人,追念远逝的祖先,教化人心,使“民德归厚”,使人勿忘本初,尊祖敬先。由此推广开来,就能尊君敬长。很显然,一个人如果能对先人尊重、感念,那么对生者就会生发出关爱之心。因此,在曲阜孔庙,在崇圣祠前,可以用心体会孔子对于现世人间秩序的深切关怀。实际上,在崇圣祠前方的院落里,还立有孔子世家谱的石碑,它仿佛在提醒人们:人应该知道自己的来处,知道基本的伦理关系,知道自己生命的链接处在哪里。
    启圣王殿和启圣王寝殿为祭祀孔子父母的地方,报本酬父母,这是孝的基本含义。孝是醇化社会风俗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它关乎人的本性,是社会和谐与发展的本源。孔子最重孝悌,以之为君子追求仁道的起点。《论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仁德的根本,真正的君子首先应是一个孝子,真正的孝子是“无改于父之道”的人。
    孝道的出发点是对父母的敬爱和关心,满足父母生活的基本需要是起码的要求。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除了对父母的供养,还要有一份内心的诚敬。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对待父母,如果没有内在的敬爱之情,又与饲养犬马怎么区别呢?子女孝养父母是人性的自觉,需要学习和修养,需要对生命的觉知,不仅要力所能及地从物质需求满足父母,更要悉心、细致,从消除孤独等等精神需求层面来孝敬父母。这是整个社会爱心培养的起点,也是人心和顺、社会和谐的基点。
    孝在于奉养父母,孝道则注重孝的内在精神。根据《礼记》的说法,孝有3个不同的层级: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孝的最高层次是立德立功,其次是明理守礼,基本的则是竭力供养。《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既要个人事业的成功,勤勉自励,建功立业,又要道德修养与境界的提升。人只有德业俱佳,才能“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把事亲敬养之孝扩充为修身齐家之德、治国平天下之道,才是“大孝”所要达到的理想道德境界,这才符合孝道的要求。可见,孝道的实现是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些人本分做人,正直做事,他们的父母安然无忧;有些人不守道义,锒铛入狱,他们的父母受尽冷眼。这样的人,不但自己身负骂名,也让父母、亲人蒙受痛苦,可谓辱己又辱亲。古代有人说:“孝子事亲,不可使吾亲生冷淡心,不可使吾亲生烦恼心,不可使吾亲生惊怖心,不可使吾亲有愁闷心,不可使吾亲有愧恨心。”守住自己的心,安分守己,才不至于增父母之累,陷父母于不义。“能养”“弗辱”是孝子事亲的基本要求。一个人在自己事业上有所成就,使辛勤养育自己的父母受到社会的尊重,这才是世人所称颂的“大孝”。天下的父母无一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子女能够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欣慰。
    孔庙的这一建筑布局,体现了由孝到仁、由家及国的家国之道。在孔子儒家看来,从孝敬父母出发,到关爱他人,再到仁爱万物,是个人素养和境界不断提升的路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把这种情怀推及他人,在“亲亲”基础上推己及人,才能“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进而“泛爱众”、“四海之内皆兄弟”。
    以大成殿为中心来看孔庙的核心建筑群,它很像一个立体的温馨的“家”。孔子与他的先辈、父母、妻子、后世子孙温暖相聚,这是一个平实普通的家,也是一个意蕴深邃的家。其实,孔庙原本就是建立在孔子故宅的基础上,孔子去世后,孔子旧宅被改作孔子纪念堂,于是孔庙诞生了。孔庙也是一个“家”,孔子与从祀孔子的那些人,正是中华民族的精英与代表。孔庙宣扬孝悌仁爱之道,儒家以此作为人之成人的根本,作为和谐相处的原则,由此造就了中华大家庭的仁厚之风。中国就是这一个个小家组合而成的大家,这个大家庭家风所及,造就了大人君子们“小孝事亲,大孝事国”的家国意识与道德情怀。(原载:《联合日报》;作者:郑丽媛;图/孔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