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是由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主持的《联合日报》专栏“读懂孔庙,读懂中国”系列文章之一,现转发于此,以飨读者。 如果穿越到明朝初年,曲阜孔庙的正门在现今的弘道门。弘道门始建于洪武十年(1377年),弘治年间重修。清朝雍正皇帝钦定此门为“弘道门”。看到门额,许多人会脱口说出孔子的名言: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弘道门在圣时门之后,这里是一个偌大的方形庭院。庭院北端,一水如璧环绕,上有3座石拱桥横跨,是为璧水桥。与庭院的开阔、拱桥的高大相比,桥后的弘道门略显低调而沉稳,也许其中正寓意了“弘道”二字的内涵。 什么是“道”?“道”无非就是人能走的“道路”,以后引申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内在规律;再后来,“道”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但归根结底,“道”是关于人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修身做人的问题,正如《中庸》所说,“君子之道暗然而日彰”。孔子认为人能够“弘道”,使道发扬光大。孔子还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每个人都应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我,才能使“道”更加光大显明。 在古代中国,文庙曾经遍布天下郡县。文庙往往有“礼门”“义路”之类的建筑,儒家的“道”便寄寓其中了。古人说“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人义”无非就是与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人情”相对的“为人之道”,就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人生在世,会陆续或同时具有多个身份,既然如此,人们就要按照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并且做好自己。所以,《中庸》说:“天下之达道五,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儒家讲“大学之道”,正是成人之道,是修身做人之道。 孔子的一生是求道的一生。“弘道”二字,既是对孔子的写照,也是对孔子的褒扬。孔子生于乱世,面对“天下无道”的局面,他立足于“人情”与“人性”,从人的前途和命运着眼,希望构建“有道”的和谐社会。在孔子看来,只有在社会中确立理性、秩序、公正的价值理念,在人的内心牢牢构筑起道德的“堤防”,才能从根本上矫正扭曲的人性,改变荒谬的现实。为此,他回望历史,到“三代明王”那里寻求智慧。 孔子以前,早在尧舜时代,人们就思考人的社会性问题。既然人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就必须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乃至人身与人心的和谐问题,于是形成了儒家所推崇的夏商周三代明王之道。在“人心”与“道心”之间“允执厥中”,正是历代儒家所追求的境界。当“中庸”学说落实到具体行动时,则强调把工作当修行,把岗位作道场。后世思想家反复思索“人欲”与“天理”的关系,说到底也是一个“修己”的问题。如何修己?这就是孔子的“道”了。 在孔子那里,“道”首先是人生的指示。人都会有迷茫的时候,也许有人追问:“人生有什么意义?”“人活在世界上为了什么?”没有人生目标,人就会像迷途的羔羊,四顾茫茫,不知走向何方。如果向孔子求教,孔子的良方或许就三个字:志于道。因为孔子说“道前定则不穷”。“道”很复杂,也很简单。孔子所说的“志于道”与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统一的。“志于道”就要做有德的人,做心中有爱、自觉以诗礼涵养自身的人;人“志于道”,就有追求、有信念、有理想,而不会只专注于生活的琐事,要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 “忠恕之道”体现了孔子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忠”就是“尽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推己”。孔子说,“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朋友先施之”。孔子讲“道不远人”,“道”体现在每个人身上。所以,儒家的修身之道离我们很近,我们时刻处于各种关系之中,离不开家庭关系、工作关系、朋友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正是孔子、儒学的逻辑起点,也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孔子说他的“道”乃“一以贯之”,“一”贯穿了他的全部思想学说,这是整体性、联系性与连续性思维,是孔子认识事物的首要方式。有了“一”的思维,才能由“修己”而“推己”,才能“执其两端而用其中”。 不难看出,孔子的“一贯之道”简约而不简单。子贡告诉晋国的赵简子,孔子的学问如江海,而他只是一个口渴的人在岸边饮水。子贡告诉齐景公,他向孔子学习,就像自己用江海饮水止渴,却不一定知道江海之深。孔子学说高深微妙,虽然自己难以把握,但“得其门而入”很重要,今天的人们要弘道,就要理解中国儒学精神,学到孔子思想关键处。无论是谁,要想在道德、学问上有所成就,就应踏入“弘道”之门。 孔子儒家最为重视理论的展开和落实,也十分注意与具体实践活动相结合。儒家正是以身与“道”相结合的方式,开启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进路,也形成了众多具有典范意义的人格形态。在以形上超越的“道”为价值衡量标准的“道统”里,儒家的道德形象和理想人格由此得到具体呈现。儒家道统并非虚无缥缈,并非让人琢磨不透,孔庙大成殿和两庑奉祀着的孔子以及历代圣、贤、哲、儒,就体现了儒家道统的序列。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强调的是积极进取的精神。理论或制度是为解决社会问题而产生的。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也应作适宜的改变和调整,这也是“道”的应有之义。“弘道”是具体的实践,也是文化的传承,当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要守先待后,转换提升,传承发展。(原载:《联合日报》;作者:房伟 图/孔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