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博物馆藏宋人孝经图卷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传统孝道是古代中国“养老文明”的内核,是“中国式养老”的文化基因。数千年来,传统孝道承载着一代代中国人的晚年生活,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进入新时代,如何弘扬中华养老文化传统,让亿万老年人安度幸福晚年,成为当代中国老人最为关切的问题,更是一个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民生问题。 去年以来,我们组织在校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回到家乡所在地,以老年人为对象,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形式,开展了“老年人心中的当代孝道”专题问卷访谈。共访谈3300余位老人,涉及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44个市(区、县),275.6万余人口(以访谈对象所在村/社区为统计单位),回收有效问卷3149份。 调查发现,传统孝道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而被国人尤其是老年人认可,并被创造性地传承与弘扬。 一 “敬养父母”仍然是老人心中最基本的孝道行为。当下,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养”,更多的是需要子辈在精神上的“敬”,是“常回家看看”,是“更多的陪伴”。“孝贵在敬”是传统孝道在当下“变”中的“不变”。 访谈结果显示,在老人心目中,最看重的是儿女的孝道行为“伺亲”,如常回家看看父母,经常陪伴老人,占78.9%;其次是表达儿女孝心的“敬亲”,即精神层面的尊敬,发自子女心底的爱,占31.9%;“养亲”,即物质层面的供养,包括给钱给物,买东西等,仅占8.6%。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老人们普遍认为女儿比儿子更孝顺。 传统孝道的核心要义是子女“善事父母”。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论语·为政》),“能养”是孝最基本、最基础的表现。“能养”不仅是从饮食上供养父母,而且要“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论语·为政》)。也就是家有辛劳之事,应代父母承担,物质享用上应当优先父母。在孔子看来,“爱护”“守护”“保护”父母是“能养”的应有之义,即使在父母物质生活有保障、身体健康的时候,关心和爱护父母也是子女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这些都是做人的本分,是社会对人子的基本要求。 一个人只是尽到自己作为人子的本分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敬”。“敬”是尊敬、敬爱,有学者指出,敬之根本,是发自内心的对于父母真诚无私的爱。如果出于功利目的,比如,父母可以给自己带孩子、做家务,或者父母有可观的财产供自己继承等等而善待父母,则这种爱是一种自私的爱,不是“敬”。“孝”必须和“敬”紧紧结合在一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孝”。 《孝经》将孝道概括为物质上的“养”和精神上的“敬”“祭”三个方面,即从物质上赡养和悉心照料父母;从精神上体贴、关心、愉悦父母,做到“爱”“敬”“忠”“顺”;在重要的节日或者祖先的忌日祭祀先祖,以“报本反始”“慎终追远”“继志述事”。 “孝”是中华文化横向延伸的始发性观念和文化精神,广泛渗透于传统中国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传统社会处理诸多人际关系的依据。如,人们敬奉“天地君亲师”,遵从“五伦”“六纪”的人伦关系,以及衣食住行、人生礼仪、岁时节日方面的规范和习俗,一切都源于孝道。 “读尽天下书,无非一孝字。”经过代代相传,“孝”逐步演化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它所表达的既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爱敬的情感,更是每个人为人处世必须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成为浸入中国人骨子里的德性,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近百年来,尽管“孝”的文化价值经历了“误读”甚至被“否定”,但是,以“孝敬”为核心内容的传统孝道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而被国人认可,并被创造性地传承与弘扬,发挥着整合社会意识、引导人们行为的作用,直到今天,“孝”依然是评价一个人价值观的主要标准之一。 孝道具有时代性,其内涵和行孝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代社会,“孝”不再可能成为做人治国的“全德”,行孝方式也不仅仅是传统的陪伴。“父母在不远游”“埋儿奉母”等观念和方式已经不合时宜,而教父母上网,经常给父母打电话、视频问候等,已成为表达孝行的现代方式。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尤其是近年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全覆盖,物质上的“能养”已不再是主要矛盾。老人大多退休或赋闲,身体机能逐步退化,较之年轻时候的丰富多彩,生活渐渐归于平淡,虽然物质上的衣食住行大多不成问题,但对亲情及亲人的精神慰藉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烈。 孝贵在敬,这是孝之常道,没有变,也不会变。带着自己的儿女“常回家看看”“更多地陪伴老人”,在很多老人心目中是最具分量的孝道行为。尽孝难在“(色)敬”(《论语·为政》)。这种发之于心、形之于外的对父母的尊重、爱敬,是传统孝道里“孝”的题中应有之义,时至今日,依然是当代家庭孝道孜孜以求的良好境界。子女“常回家看看”,并且“更多地陪伴老人”,既是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赋予子女的看望义务,也培养一种看望习惯,升华一种亲情力量,更传承亲情和美德。 二 “不让父母担忧”成为老人心中普遍认可的孝道行为。子女事业有成,担当有为,能过好自己的生活,既了却了老人之“忧”,又彰显了老人今生对子女养育的成就,更寄托着老人对未竟梦想的追求。“立身行道”是传统孝道“变”中的“不变”。 当代社会,子女从血缘共同体入世,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孝”呢?调查结果显示,78.0%的受访老人认为“儿女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让父母担忧”就是“孝”,其中,多数老人在个别访谈中均表示,子女“事业有成、担当有为、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显然,当代老人的这一观念,带有当下时代的特征,但其基本精神,则与古代孝道是一致的。 如何不使“父母忧”?儒家“孝”的理论从三个向度给出了答案。 第一个向度,珍爱生命、洁身自爱,做到“受全归完”。《孝经·开宗明义章》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告诫人们,人的身体是父母赋予的,保全好自己的身体发肤,是“孝”的开始。正是出于对父母真诚无私的爱,凡事才会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正所谓:“言孝子不妄为非,唯疾病然后使父母忧。”(《论语注疏》)“不妄为非”,是为了不使父母为自己担忧。“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也蕴含着“不使父母担忧”之意。所以,要洁身自爱,“不辱其身,不羞其亲”(《礼记·祭义》)。 不啻如此,还要“修身近仁”。仁为“爱”,发自内心,此种爱是“血气之亲”,最为本源,至真至切,由爱亲而及爱人,此种情感近乎“仁”。孝为“血气之情”,最为原始,最为根本。身之本在仁,仁之本在孝,仁孝一体。仁始终是由“己”由“内”即由最原始的情感而发,即仁必行于内。因此,达到“仁”的境界,需要“修身”,“修身近至仁”。修身即是修“孝”,正身即是爱亲,由正身而正世,由爱亲而爱人,成为“仁者”(郭店楚墓竹简《六德》)。唯有如此,方可学会做人、勤勉成才、身心健康、积极入世,并在修齐治平中彰显生命价值,最终实现“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礼记·祭义》)的孝行,这也是让天下父母不忧的最基本的孝行,时至今日,仍然被普遍认可。 第二个向度,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做到“继先传后”。中国人具有强烈的生命本根意识,突出表现在对先人的“追孝”,即对祖先或死去的父母的祭祀上。“慎终追远”的根本目的在于“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清孙希旦《礼记集解》),“是不忘本来、面向未来”,也是对“我们从哪里来、根在何处、要到哪里去”的独特思考与回应。肉体的生命周期是短暂的,生老病死,自然规律,谁也无法超越。如何使“本”永续?传统孝道认为,一是称扬绍述。“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礼记·祭统》)通过对“本”的传承弘扬,而不是建构“上帝、天堂、地狱”来实现生命存在的永恒价值。二是传宗接代。“父母生之,续莫大也。”(《孝经·圣治章》)当人们试图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实现生命的永恒价值时,自然地选择了“传宗接代”,把生儿育女、延续生命视为最重要的事情,并将其作为传统孝道的核心内容之一。 婚姻在传统社会受到高度重视。“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礼记·昏义》)“大婚,万世之嗣也。”(《礼记·哀公问》)婚姻生育是“继后”的孝行,是人类生命生生不息之本,生生不息就是永恒,因而具有大本大根的意义。所以,传统孝道把对个体生命的永恒追求建立在继先传后、生生不息的婚姻基础之上,把“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作为人子的义务和责任,也是父母最上心、最操心、最关注的孝道行为,还是最容易使“父母忧”的头等大事。 第三个向度,继承父志、完成父业,做到“立身行道”。古代的“父子”,就是“父母与子女”。子女应当肩负起使家族事业兴旺发达的历史使命。“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开宗明义章》)继承父志、完成父业,使父母获得尊重、荣耀,既是孝道的重要内容,也是孝行的具体体现,是子女尽孝的最高境界。 在孔子看来,继承父志、完成父业,并使之发扬光大,是人子的本分,也是身为人子最基本的“礼”。尊“礼”,就是“立身行道”。 在现代化、理性化逐渐渗透家庭伦理道德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老人认识到,子女过好自己的生活,减轻父母的负担,不给父母增添麻烦,从一定程度上讲,是父母做人成功的标志,是父母人身价值实现的具体体现之一,子女做到了这一点,就是孝。 今天,顺着传统孝道追寻生命永恒本体价值的逻辑,着眼个体生命存在的根据与本质,考量不使“父母忧”的命题时,就不难发现,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子女“珍爱生命、修身近仁,继先传后、生生不息”进而“立身行道”是传统孝道“变”中的“不变”。“子女过好自己的生活”,了却了父母之忧;“子女事业有成、担当有为”,昭示着父母养育的成功,彰显了父母的生命价值,让父母感到自豪与荣光,也使父母放心地将未竟的梦想寄托在子女身上。以此,“不让父母担忧”自然成为当代社会老人心中普遍认可的孝道行为。 三 “让老人在家中安度晚年”成为老人心中最看中的孝道行为。当代社会老人仍然普遍在意血缘亲情关系,在他们看来,无论时代怎么变,家的情怀没有变,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和归宿是家庭,是“祖孙同堂、天伦之乐”,家是幸福和希望所在。“居家养老”是传统孝道“变”中的“不变”。 家庭在中国人的生命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中国人非常重视家庭,非常在意血缘亲情关系,具有独特的浓郁的家的情怀。对于老人来说,家这个“血缘共同体”里有他奋斗的成果,是他“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承载着他全部的期盼和希望。当老人日渐衰老,生活在病痛与死亡的悲哀中时,子女的孝敬可以使他们继续保持活着的意义与尊严,从天伦之乐中感受到血脉延续、生命的不朽与终极价值。 家庭成员修“孝”在家庭建设中十分重要。身之本在仁,仁之本在孝。“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被视为最高的家庭伦理规范。对于子女来说,家这个“血缘共同体”是“诚意修身”、积极入世的逻辑起点。一个人从出生的那天起,耳濡目染的是“善事父母”的教诲,是厚人伦、移风俗、孝老爱亲的教化。所以,从他(她)成人的那天起,“孝敬父母”就会成为他(她)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就会自觉地担当起孝敬父母的道德责任和伦理使命,不求任何回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家庭养老是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数千年来,祖孙同堂、孝老爱亲的传统习俗为老年人创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与情感归宿。一方面,中国人认为,生命中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来源于家庭,所以重视团圆,享受天伦之乐;另一方面,中国老人的生命和家庭早已经连为一体无法分离,他们熟悉家庭环境,能及时感受家人的温暖、家庭的温馨,也便于家人照顾,子女尽孝。 正是因为家庭养老在中国人心目中独一无二的崇高地位和作用,中国人把老人能否在家中养老作为晚辈是否“孝”的重要标志,如果具备家庭养老条件而选择其他方式为父母养老,则往往被视为不孝而遭到舆论谴责。而身为老人,也大多希望在自己熟悉的家中安度晚年,他们往往把离开亲人、离开熟悉的家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度过余生看成是最大的痛苦。这正是77.6%的受访老人对于“儿女出钱请老人住养老院是不是孝”、69.9%的受访老人对于“儿女出钱请人照顾是不是孝”的问题选择了否定的回答(含说不清)的原因。 家庭养老传统是在两千多年的实践中形成的中国人独有的逻辑范式,今天,仍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养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父母在家就在”“回家过大年”既是子女对家的眷念,也是孝在当下的生动写照。虽然当代中国社会已经不再是家国同构的传统家族社会,家庭模式也已经从传统的数代同堂的大家庭为主演变为两代人共同生活的核心家庭为主,但家庭养老仍然是深受老年人喜爱的养老模式。 四 “支持独身老人再婚”成为老人心中最暖心的孝道行为。对于因种种原因婚姻没有走到头的、满头华发的老人来说,再次寻找一个晚年生活伴侣的生命价值,不仅仅是生活的现实需要,更是精神慰藉的需要,“助亲再婚”是传统孝道“不变”中的“变”。 在受访的3149位老人中,因各种原因独身者1407人,占比44.7%。调查结果表明,在“儿女支持独身老人再婚是不是孝”的问题上,65.1%的老人选择肯定回答,31.7%的老人选择说不清,仅3.1%的老人选择不是孝。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中国人对婚姻的终极向往,也是中国式婚姻观的浪漫体现。中国有句俗语,叫作“孝顺子女比不上半路夫妻”。再婚找个“伴”,互相照顾,往往是子女无法替代的。 古人把“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作为“孝”的根本标准,强调在“事之以礼”上,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内则》),要摸清父母的心愿,顺应父母的心愿,满足父母的精神诉求,注重情感和精神的慰藉。支持,就是“顺”,“有顺”方为“孝”,而非仅仅满足父母的物质需要。 由此不难发现,“中国式孝顺”的真谛在于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敬爱父母、长辈,顺应父母、长辈的愿望,使其幸福安度晚年。当独身老人有再婚诉求时,子女理当“顺亲”,支持老人再婚。但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社会要求妇女“从一而终”,不支持独身母亲再婚,其实质是对女性的歧视,这种观念和做法需要坚决予以摒弃。今天,支持独身老人再婚,让老人再婚不再难,本身恰恰表明中国人对以“孝敬”为核心内容的传统孝道主体价值的认可,更是对传统孝道当代价值的创新,是不忘本来、面向未来,传承弘扬传统孝道的体现。 2013年,我国空巢老人规模已经突破一亿大关。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缺少照料,精神孤独寂寞、抑郁失落,伤害着老人的心灵。由于身体、年龄等原因,老年人的社交圈越来越小,他们害怕孤独,希望与人交流,渴望亲情与爱情,希望有一个“伴”陪着自己走完人生之路。所以,独身老人的再婚问题关乎老人的幸福,解决好老人的再婚问题,既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更是每一个子女必须承担的责任。 与传统社会不同,当今社会结构和家庭功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无论如何变,变中有不变。对于每一位公民而言,在家庭层面孝敬父母的德行不能变,在社会层面尊尊敬长的责任不能变,在国家层面报效祖国的义务不能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我们的社会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要始终坚持推陈出新,弘扬“孝敬”文化,走出一条子女孝老爱亲、社会关爱老人、政府政策保障的“中国式养老”之路。(转自:《光明日报》2018年05月26日11版 作者:王平,系湖北工程学院孝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