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重民思想渊源甚早。《尚书•五子之歌》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酒诰》说:“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周公更是注重“敬德保民”,可以说,“民本”是儒家政治学说的重要范畴,是“德治”的根本。 周公关于“敬德保民”的思想,是儒家“德治”思想的直接来源。在殷、周王朝更替的历史变革中,周公参加并目睹了这一变革的全部历程。总结历史经验,使周公对下层人民的力量有了清醒的认识,认为要长治久安、统治人民,首先就要“德治”。《尚书•康诰》中说,“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弘于天若,德裕乃身,不废在王命”。《尚书•梓材》说:“先王既勤用明德,怀为夹,庶邦享作,兄弟方来, 亦既用明德。”《尚书•召诰》:“呜呼!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德。”周公正是在总结夏、殷之所以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出了“敬德保民”“明德慎罚”这一治国的主导思想。在《尚书•泰誓》篇中,更明确提出“民本”思想:“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矜于民,民之所欲, 天必从之”。“民意”即“天意”,民为国家之本,治理国家首先必须“德治”。“敬德”即“用德”,统治者首先要修“德”,才能做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周公所做到的正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德治”理论的开创者,也是“德治”的实 行者,他以自身的品格、能力与政绩,为儒家提供了十分理想的典范。 孔孟继承了周公的民本思想,尤其是孟子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民贵君轻” 的观点: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章句下》)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离娄章句上》) 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 则身危国削。(《孟子•离娄章句上》) 天下之得失,国家之兴亡,都与是否实行“仁政“并由此导致的民心向背有关,得民心者得天下。“民为贵”就是强调得民心是政治统治的基础。 既然“得乎丘民而为天子”,那么,失去丘民者自然应该被废掉。孟子赞成伊尹流放不得民心的君主太甲的行为,颂扬“汤放桀,武王伐纣”的义举, 主张凡失之于民者,即使是“继世以有天下”(《孟子•万章章句上》)之君也应坚决废掉。 怎样才能得民心、保民而王呢?孟子认为首先要“制民之产”: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制民之产”就是耕者有其田,有能够维持生存的日用私有财产。人民只有有了土地,才能安心生产,从而维持一般家庭的最低生活水平,才不致到处流离作乱。 孟子还将“制民之产”具体化: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言,无失其 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可见“制民之产”包括解决人民的土地、衣食、教育等问题,这同时也是 “仁政”的基本目标。 人民有了田地,可调动生产的积极性。但是统治者横征暴敛,则适得其 反。所以孟子提出“省刑罚,薄税敛”的思想,来保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这 也是“仁政”的基本要求。孟子说: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 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如此,则无敌于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在市场储藏货物不征税,对积压的货物则依法收购;关卡上对来往商人只作稽查,不征税;农民只要助耕公田,不另征税;对一般居民,不收额外的雇役钱和地税,这都是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