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黄晓林】日用常行

http://www.newdu.com 2023-01-27 儒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黄晓林

    作者简介:黄晓林,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曾用名惠林、复斋、一复。出版有《日用常行》。
    

    

  


    日用常行
    作者:黄晓林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六月廿四日庚戌
               耶稣2016年7月27日
    日用常行
    “日用常行”这四个字,是我近年来一直在优游涵泳的一个词。出处是王守仁的《别诸生》一诗,“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日用常行”,讲的是宇宙的大规则,不在天上,不在宫廷,也不在往圣经典里,那在哪里呢?就在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百姓天天用的,像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常常做的,像仁义礼智信,琴棋书画等;也包括诗歌辞赋、天文历算、农桑水利、医药、百工。
    《周易》里有,“百姓日用而不知”,其实老百姓不是不知,既然做了,哪能不知呢!只是不说而已,改为“百姓日用即道”,这样大家就明白了。
    日子还得一天天过,2015年又要到了。
    雷山小过卦有句话:“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正好合于“日用常行”四个字,百姓日常生活的事都是“小事”,但大道理大智慧就蕴含在其中。
    《象》曰:
    行人路过独木桥,
    心内惶恐眼里瞧。
    爽利保你过得去,
    慢行一定不安牢。
    可谓尽人合天,体神化不测之妙于人伦日用之中。大哉!美矣!
    (2014年12月24日星期三于北京西城)
    续“日用常行”
    ——百姓日用即“道”
    作者:黄晓林
    今天想讲点什么呢?
    今年年初,也就是2015年年初,我写了一篇文章叫“日用常行”,“日用常行”这个词也是我这几年一直思考的问题,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什么特别的东西,但是一直琢磨这个事。我本来的想法是十年之后开始讲“日用常行”,但有一个朋友建议,现在就以“日用常行”为主线讲,可以讲十年,我接受了这个建议。
    这些年看书,只有一次在看有关介绍王阳明的一本书中,看到了“日用常行”这个词,而且是一位现代作者,但是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也就是一笔带过。我想既然把“日用常行”这四个字提出来了,就用“日用常行”写了一个四百字的卷首语。卷首语刊登以后,包括我们单位的一些人,外面一些朋友,在微信圈也转发了,也有很多反馈。有的说写的不错,境界挺高的,有的说写的不咋样搞得看不懂,不知道咋回事。其实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有一个感觉,写了这篇400字的文章以后,还是有点言犹未尽、意犹未了、情犹未终的感觉,我今天就想以“日用常行”这篇文章为主线,展开讲一下。所以,我今天讲的题目叫做“续日用常行”,或者叫做“百姓日用即道”。也权作是为即将付梓的《日用常行》这本书做个序吧!
    “道尊于势”
    “续日用常行”,大家都理解,就是接着“日用常行”讲,或者说是深入展开讲。“百姓日用即道”,我就想把“道”这个字先解释一下。“道”在中国文化里面,一直在用,今天早上,我看钱穆的书《中国历史精神》中的解释,“道”就是中国文化,中国人说“道”就是中国文化中最有价值的,最有代表性的一些东西。当然老子在《道德经》也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前两年理解“道法大自然”就是道效仿自然界的样子,其实还有一个理解,就是“道”法它自己本来的那个样子。树就遵循树的法则,房子遵循房子的法则,鸟遵循鸟的法则,人遵循人的法则,这样对“道法自然”的理解,比道法大自然还更好一点,这是我对“道”字的理解。
    对于“道”,刚才有钱穆的解释,有我们自己的理解,还有老子的道法自然。但是,还有一种理解,“道”是一种不变的永恒的东西,你想增添或减损也好,说他好或说他怀也好,都没有用,都动摇不了他,这就是“道”的概念,我就在这讲顺便解释一下。
    在中国文化里面还有个概念叫“道尊于势”,势是什么呢?就是政府,或者就是权力,或者就是什么呢?就是当官的或者就是金钱,这些很利益性的东西都是势,当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永远是尊于势的。打个比方说北宋的二程程颢程颐,他们有时候给皇帝讲课,在中国古代,为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叫经筵,就是给皇帝讲课。小程子程颐每次给皇帝讲课的时候,他就坐在那里讲,听课的皇帝必须站着,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上有好多类似的现象,不像现在,只要是官员一来,就大大咧咧地坐在上座,自己不说话,其他人谁也不敢吭气,都老老实实的站着。其实,讲课的人代表的不是自己,代表是中国文化,是在那里传道,皇帝尊的也不是这个人,尊的是道,是中国文化。
    因为我今天讲的题目就是“续日用常行——“百姓日用即道”。“日用常行”这几个字,最终体现的也是以上几个意思,“道”就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在事前我就多讲了点。现在我们就回到“日用常行”这篇文章本身这里面,我就顺着讲。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
    你们都看到了,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就是:“日用常行”这四个字,是我近年来一直在优游涵泳的一个词”。我女儿看到后就说,爸,你用“优游涵泳”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啊?在那里拽,你就用琢磨不行吗?其实,我就是想用琢磨这个词,但是为什么要用“优游涵泳”呢?我当时是有想法的,“优游涵泳”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从容探索深刻体会,心态上特别放松,但是又仔细下工夫体会这个东西。为什么我用这个词,不用琢磨这词,是我当时想到了朱熹读书法,朱熹读书法很有意思,大家有时间都去可以去关注一下。
    朱熹读书法里面有好多内容,我就讲一个体会比较深刻的,他有一句话叫着“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大家听懂这四个字没有?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也不知道是什么这意思,不是太理解,最后我仔细琢磨琢磨,为什么要“宽着期限”?就是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读书而读书,仅仅为了学点所谓的知识,知道比别人多一点,而是要学会做人,提高自己的境界。这不是用一年两年的时间,做为任务去完成,而是作为一生的追求。
    “宽着期限,紧着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成为圣贤之人,为万世开太平。其次,不能急功急利,要有从容不迫的态度,就是所谓的“优游涵泳”。最后,“紧着课程”是什么意思呢?我每天都要做这事,不放松,一定要有精进不懈的治学态度。“宽着期限,紧着课程”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其实体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
    当然,作为写文章,在这里用“优游涵泳”这个词不一定很好,可能用“琢磨”这个词反而要好些,当时是为了表达一下朱熹读书法“宽着期限,紧着课程”的思想,我才用了“优游涵泳”这个词,这是要解释的第一个问题。
    乾隆的“道南正脉”
    第二个要展开讲解的是下面一句话:出处是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别诸生》一诗,“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我们先看“不离日用常行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大致的意思就是那些平常说的大道理,就在(不离)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都在老百姓说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或者说就在百姓与身俱来(先天)的行为习惯里,就是个人品质的体现,所以道德修养方面的向内用功一刻都不能放松。
    你们看“不离日用常行内”这句话,前面四个字“不离日用”是一个意思,后面的三个字“常行内”是一个意思,一般的情况下都是这样断句。我现在一反平常的思路,把“不离日用”的后两个字和“常行内”的前两个字组在一起,就变成了“日用常行”。
    当然,这也不是我的发明,都是有典故的,什么典故呢?我给大家讲一讲。
    在东汉时期,有两位大学者,一位是马融,一位是郑玄。马融是长安人,就是现在的西安,马融当时已经名满天下,弟子三千。郑玄是山东那边人,到40岁左右的时候,才去拜马融为师学习经学。去了之后没多长时间,就显出很高的经学造诣,水平并不在马融之下。过了一段时间学成回去,马融临走的时候,送了他一句话,“郑生今去,我道东矣”。意思就得郑玄今天要走了,我的思想要向东边传播了。就是说他的弟子,郑玄要把他的思想带到山东去,从山东到西安,应该是到东边去。郑玄回到山东后,设帐授徒,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死后配享孔庙。
    到了北宋的时期,二程的弟子一个叫杨时,还有一个叫游酢。程门立雪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讲的就是他们俩。他们俩学成后要到南方去,当时二程在颍川,就是现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一带,二程也说了一句话“吾道南矣”,也是延续了“吾道东矣“的说法。意思是我的理学的思想要向南方传播了。
    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为表彰岳麓书院在弘扬理学方面的的贡献特赐牌匾“道南正脉”,“道南”两字,就是出自“吾道南矣”和“吾道东矣”,都是用的一句话中间两个字,这也是中国文化里的一个典故, “日用常行”者四个字,也是从这个思路过来的。
    “日用常行”最开始我一直以为是出自王阳明这首诗“不离日用常行内”。过了一两年之后,我在网上又查了一下,不是这样的,那最早的出处在哪呢?在慧能的《坛经》里,《坛经》里有句诗“日用常行饶益”,在这句诗里,“日用常行”的意思和我刚才讲得差不多,但是慧能的理解可能更深一点。他说“日用常行”就是人的佛性,就是人本来俱足的,人们在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佛性,按儒家的说法就是人的“良知,良能”。它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做的事情都非常顺畅、非常的合理,对我们都有好处。“饶益”就是对每个人每件事都是有好处的。
    但是,慧能是唐朝人,王阳明是明朝人,差了好几百年,我说“日用常行”的出处是王阳明的《别诸生》,是有很大问题的,所以我们写文章,如果能回头一看,有好多地方都是不够严谨的,也说明学习是无止境的。
    王艮的“百姓日用之学”
    “百姓日用”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词》:“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道鲜矣。”我改成“百姓日用即道”,这也不是我的发明,这又是谁呢?是王阳明的弟子王艮,这个人几乎是没上过学,是自学成才。他就是煮盐工,古代叫灶丁,工作特别的辛苦。后来学习儒家经典,接受了孔子的思想,还拜王阳明为师,最后创立了泰州学派,影响挺大,包括你们比较了解的,像思想狂人李贽,还有大画家徐渭徐文长,都受王艮泰州学派的影响。王艮一生就传播一种理念:“百姓日用即道”。
    “百姓日用”一词,在古代儒家虽然提出过,但被“大儒们”说成百姓是不知道“用”的。这就是说:道,只有天生的君子、圣人甚至“神”,才可以认识它、掌握它、运用它,凡夫俗子——百姓,是绝不可能知道“道”的。王艮不这样认为,他一反经典的传统和说教,认为:“百姓日用即道”,“愚夫愚妇”都“能知能行”。他具体地形容:一个茶童,平时端茶倒水,一言一行,都做的很好,这就是“道”,此乃“即事是学,即事是道”。他还把“百姓”和“圣人”放在等同的地位。
    王艮的学生大多为下层群众,有农夫、樵夫、陶匠、盐丁等。王艮不信“生而知之”的天才论,而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这是他自学成才的切身体会。由于他没有受过所谓的正规教育,一生文词著述很少,着重口传心授,使“愚夫愚妇”明白易懂,这成了泰州学派的特色之一。他认为百姓做的事,就是天下的大道理,他也不信什么圣人、也不信神,更不信什么当官的,就是一个狂狷之人,大家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关注一下。
    中国文化的伟大处
    下面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个人,就是近现代的大学者钱穆。
    钱穆对我们讲的“日用常行”或者“百姓日用即道”有怎样的说法呢?前段时间,我看钱穆的书,有一段话印象比较深,他说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比,西方文化是向外的,中国文化是向内的。钱穆说:“西方人遇要解决问题,或表现其文化伟大,每好从远大艰难处,人所难能而己所独能处着意用力。”我也有这样的感觉,西方文化表现其文化伟大,就是我能做到,别人做不到。像登山运动、汽车拉力赛、破世界纪录、包括奥运精神,都是在显示一种外在力量。
    钱穆还有一句话说的好,就和我们讨论的“日用常行”或“百姓日用即道”有相似之处。
    钱穆说“中国人又不然,遇要解决问题,或表现其文化伟大,只从日常亲切处,细微轻易处,人所共能处下手。”大家可以体会一下,“日常亲切处”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显得亲切、家常、放松,我就不再多解释了。“细微亲易处”就是人与人的情感特别的细腻,让人感觉特别舒服的那种,中国文字中的“小”字,或许能够很好的表达这种意思。“人所共能处”就是你能做我也能做,大家平等的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这才是伟大的地方。虽然我对钱穆说的这句话还有待细细体会,但已经感觉到他说的非常好,中国文化的伟大就从“日常亲切处,细微亲易处,人所共能处”体现。
    这几年我看钱穆的东西,感觉有好多我们在生活中想不明白的东西,在他的书里面都解释的非常好。包括他解释中西文化伟大的不同表现,对更好的理解“日用常行”或“百姓日用即道”都是很有启发的。
    开封的犹太人
    关于“百姓日用即道”,我还想说一下开封犹太人的事。大家都知道犹太民族自己的文化内涵特别强大,他们前些年颠沛流离有一千多年,但是他文化的本质没有改变。按亨廷顿的说法“文化的内核”非常坚硬,但是在北宋时期,在当时的汴梁,就是现在的开封,来了一批犹太人,北宋到现在也就一千年的时间,在开封的定居下来的犹太人到现在等于说没留下任何犹太人的痕迹。
    前些年,还有国际上的一个犹太人组织,专门到开封,想在开封把犹太人的信仰习惯回复起来,但是因为遗留下的犹太人的实物太少了,当地被称为犹太人后裔的人,也没有了犹太文化的基因了,完全被中国文化同化了,这个现象是特别怪异的现象,在学术界应该也是挺有意思的。这种现象说明什么呢?这也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表现吧!这些犹太人,在与中国人长期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言谈举止吃喝拉撒,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变成中国人了。最后,甚至到了去找犹太人的后裔,做点犹太人习惯信仰方面的事情,他们都没有这个兴趣和个想法了,等于说彻底放弃了犹太信仰,或者说被彻底汉化了。
    这也是我当时写到“百姓日用而不知”或“百姓日用即道”时想到的一些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事情。
    小过卦的启示
    我要展开说明的还有我在文章中提到的小过卦。因为“日用常行”这篇文章是2015年1月的卷首语,我就用2015这四个数字起的一个卦,上卦是震下卦是艮,是第六十二卦雷山小过卦。再一看卦的原文有一句话:“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我感觉和我们讲的“日用常行”四个字还是有点联系。
    这件事又让我联想到什么呢?就是这些年我看书、学习、思考问题,有这样一种感觉,好像冥冥中有一个安排,就是今天遇到的一件事情,或者正在讨论和思考的问题,还没有完全搞明白,但是很快就会又遇到同样的问题。
    有一次我们老乡聚会,饭前有一位在看杂志,就对我说,你看这段话写得好。我一看是这样一段话:“人生最快乐的事情有三个,一个读书,一个是恋爱,一个是写作”,这位老乡说很赞同这个说法。我当时就说不太认可这个说法,因为要吃饭了,这件事情也就没有说完。但是这个事,在我脑子里留下了记忆。
    非常巧,也就在第二天,我和另外一个朋友聊天,就说到了这样一个话题:“每个人对世界的感知都不一样的”。我当时就想到了一句话“逢人对面隔千山”,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在一个地方突然遇到了,或者有机会坐在一起说话,在因缘上是很难得的,其实我们内心世界可能是隔着千山万水的。所以说,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只是自己的感觉,并不能代表其他人也是这么想。
    这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刻,不能说是神通,但是真的有种贯通、神奇感觉。就是刚才说的话,还没有特别理解,随口说出来的,过了一天,或者过了两天,或者过了三五天,但是绝对不会超过一个星期,要么在朋友这里,要么在杂志上,要么在书上,要么在某些地方可以看到。为什么呢?因为平时这些地方都有这些东西,你没去想的时候都没感觉到,等到你去想的时候再去看,可能感觉就特别深。
    现在这种情况在我身上经常发生,这也就是孔子说“五十知天命”吧!也让我真切的感受到“耕耘不问收获,成功不必有我”的轻松和洒脱。这种通透舒适、信手拈来、游刃有余的感觉真的很好。
    归乎吾儒,默与道契
    最后要说明的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真可谓尽人合天,体神化不测之妙于人伦日用之中。大哉!美矣!”
    这句话也不是我说的,是谁说的呢?是熊十力说的,大家都知道熊十力是中国儒学的三个代表人物,一个梁漱溟、一个马一浮。我对熊十力的东西看的相对于梁漱溟、马一浮来说算是比较少的。熊十力走的是学院派的路子。他到了老年,出了很多书,但是按梁漱溟的说法,他的书有理障,就是在学理上有问题,但是他的弟子特别多,在中国哲学界影响特别大,像现在香港台湾包括国内的学术界,都有他的很多弟子和再传弟子。
    熊十力对中国传统文化、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有个比较,让我印象比较深,他有一段话:
    夫思辨精密,莫善于西洋;极论空有,荡除知见,莫妙于印度佛法;尽人合天,体神化不测之妙于人伦日用之中,莫美于中国。
    游乎西洋,慎思明辨;游乎印度佛法,荡一切执;归乎吾儒,默与道契。
    大致的意思就是:对一件事情或一个问题的分类、比较、分析、总结,就是较为深入的研究,没有超过西方的,这是西方人、西方文化的智慧。理解世界空和有,大和小等概念,荡除心中的一些认识和想法,没有印度佛法更彻底、更高妙的了。中国文化最后还是用美来体现的,体现在那里呢?体现在日常生活里面,就是归到儒家,不一定非要去表达,默默的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就自然的与大的道理结合在一起了,这还有比中国人这样更美好的吗?熊十力这一段话对我的影响很大,也是我看到的比较西方、佛家、儒家最精当的描述,真不愧儒家的三大代表性人物之一。
    最后是“大哉!美矣!”其实这个大字就是道的意思,“大”就是“道”,“道”就是“大”,“大哉!美矣!”,也是从熊十力那边延续过来的。
    今天给大家把“日用常行”这一篇400字的短文展开讲了一下,也把我写这篇文章的整体思路,和在写作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向大家做了说明。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5年7月7日下午2点——3点讲座录音)
    (2016年4月11日整理成文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