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韩星】国学发展需三结合 最大瓶颈是缺乏师资

http://www.newdu.com 2023-01-27 儒家网 newdu 参加讨论

    
韩星

    作者简介:韩星,男,西历一九六〇年生,陕西蓝田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出版有《先秦儒法源流述论》《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儒教问题:争鸣与反思》《孔学述论》《走进孔子:孔子思想的体系、命运与价值》等,主编《中和学刊》《中和丛书》。
    

    国学发展需三结合 最大瓶颈是缺乏师资
    作者:韩星
    来源:凤凰国学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七月初三日己未
               耶稣2016年8月5日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星
    谢谢凤凰国学的邀请。今天很高兴与各位专家,也与各位传播界的同道一起参加“重建斯文——亲近国学高峰论坛”。我就首先对咱们这个主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重建斯文中国”,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我们中国文化或者是中国文明的主体性重建问题。这个问题是近代以来中国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特别是五四以后,由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逐渐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西学占了中国文化的主导地位,或者说西方文化成为我们的指导思想。中国文化主体性的丧失反映在中国文化的几乎每一个领域。比如我们现在的学科划分实际上都是西方的那一套。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就一直面临着一个没有“户籍”的问题,国学院没有国学这个专业,没有合法的一个地位。另外,传统的经史子集被抛弃掉了,现在按照西方的文史哲体系不能很好地传承中国几千年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精髓。这是关于重建斯文中国我的一点浅见。
    亲近国学,按照我的理解,应该就是国学的生活化。前面几位先生也讲了,国学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或者是书斋当中,应该走进生活。现在民间国学普及圈的一些人,把这个“走进生活”简单理解成回到过去的生活方式,其实我觉得我们要回到过去大概也回不去,所以我理解的“走进生活”,主要还是怎么样能够把握国学精神。当然这是内在的精神,同时也需要外在的礼仪落实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在现代社会当中重建一种具有古典风格的生活方式。现在这个礼仪方面,我觉得特别的紧迫。从家庭,到社会,到学校,各个层面尽管也有很多人在做这个礼仪的复兴工作,但是实际上还很不够,或者说还不成体系,这个生活化的礼仪,日常生活化的礼仪,我觉得这一点非常急迫。
    国学要坚守“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不能为学术而学术
    国学研究和国学传播,我也谈点自己的看法。我这多年一方面进行儒学、国学方面的学术研究,另一方面也参与国学的传播,所以也有一些看法。
    我刚才已经提到,国学研究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在传承传统国学经史子集体系的基础上如何跟现代的文史哲体系融合。我们这一百多年主要吸收西方文化,形成了现在这种西化的体系。像我们人大国学院,按照经史子集组成教研室,开设经学、经典解读课程,但是,我们学生的毕业论文又要回到文史哲选择老师,做毕业论文,完成答辩。这样实际上各个学科并没有整合起来,是“融而不合”。我想其他高校的国学院也有类似的问题。我的想法是怎么样在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外来的文化,包括研究的方法,关键把我们的文化传统怎样整理、传承、革新,加以提升?
    我觉得这个里面最重要的是国学怎么样体现中华文化的精神,如以人为本的精神,仁者爱人的精神,经世致用的精神,等等。特别是人本精神,我们的国学就是要坚守“以人为本”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我们这个“以人为本”,不是像西方的那种人本主义,我们是强调天地人三才,天地之性人为贵,这体现在我们首先尊重人,关爱人,重视个人修身为本、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我们最新提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最终要落实在人格建树上。教育上我们现在也讲育人为本,但关键是落实如何做人上?
    在国学研究上,不能纯粹为了学术而学术,而是为了学术的思想领导下的学术。从这个学科体系上来讲,我们现在学科分化太严重,要注重整合性,打破已经有的条条框框的分别。
    民间国学热问题很多培养“经师”非常急迫
    在国学传播方面,现在“国学热”我觉得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两年也接触了不少民间国学传播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表面化、形式化、以及消费性、功利化等等。很多国学机构就招几个学生,也打着书院的牌子;很多所谓“书院”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老师也是良莠不齐,甚至有的还有鱼龙混杂的现象。对于民间存在这么多的问题,民间也有自我反思,关键还是我们体制内国学研究者参与这个活动,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可能对我们国学的传播有好处。
    现在很多国学传播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就是背诵,不求理解,又回到一个简单的所谓死背硬记的老路上去了。国学复兴已经发展了一二十年的时间。某些推动者一开始提出从娃娃抓起,大量地背诵,不求甚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小孩长大了怎么办?他们背了那么多的经典,不理解怎么办?国学复兴目的是什么?最紧迫的就是进一步复兴我们文化精神传统,连基本的意思都不理解,怎么谈得到文化精神问题。现在我觉得很多民间国学学校要升格、升级,进到研读经典阶段。
    国学发展到今天最大的瓶颈大家都看到了,就是缺乏师资。国学师资主要是指解经的老师,就是古代的“经师”。我们现有的大学,是按照文史哲来培养学生的,我们的老师是这样培养出来的,我们老师继续这样培养研究生,结果都不能适应现在对国学师资的需求,所以培养“经师”现在是非常急迫的。现在民间国学领域一些人出于对体制内教育的反感,有一些人很极端,极端排斥现代教育,这样会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上去。怎么样具体地做?现在从体制内,教育部前年发了一个文件,提出中华传统文化要进课堂,但是没有提国学经典进课堂,经典没有真正纳入教育体系。现在,有的学校,有的老师,也有一些学校领导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在学校当中开设一些读经典的课程,但是我觉得还是不够。
    最后,我提出一个基本的想法,这个我也在其他地方提到。国学或者传统文化的发展,最紧迫的就像刚才颜炳罡教授讲的,有中间层的隔阂。所以我提出国学的三结合——精英和大众的结合,官方和民间的结合,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结合。现在互相之间大家都有偏见,不信任,有隔膜,这样造成我们国学发展很容易出现各自的偏颇。我强调这三个结合就是希望我们能够取长补短,大家坐在一块共同探讨,形成共识,更好地发展国学,全面复兴我们的文化,进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以上为作者在凤凰国学主办的“重建斯文中国—亲近国学高峰论坛”上的发言实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