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招收弟子,此后四十余年从未中断,形成了一个以孔子为宗师,以七十二弟子为主干,以三千弟子为枝叶的庞大学术共同体。那么,孔子和弟子之间关系怎么样?或者说他们之间有情感吗?答案是肯定的。孔子和弟子之间,虽然大多数都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却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是中国最早、最典型的拟血缘关系,也就是虽然不是父子却胜似父子。无论遇到学业的困惑,还是生活的不易,孔子都成为弟子们最理想的解惑之处。 孔子真诚相待每一位弟子,会根据弟子的特点教授不同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孔子对他的核心弟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如数家珍,如《论语·先进篇》记孔子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 也喭。”孔子会为他们的成长而幸福,也会为他们的过失而伤心。如当颜回去世时,他哭之恸;当子路在卫国动乱时被杀,他有覆醢之举。 孔子对待弟子像儿子,弟子对待孔子也如父亲。在老师去世后,弟子们的表现尤为明显。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四月己丑,孔子去世,被弟子葬于鲁城北泗上。按照丧父之礼,弟子皆为老师守心丧三年。三年丧期结束后,孔门弟子才“相决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有的还继续留下来,岁时祭祀老师,子贡则在孔子墓前又守丧三年。此后,还有不少弟子在孔子墓旁居住下来,形成在当地非常有名的一个村庄:孔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