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常识 > 其它 >
  • [其它] 何谓“三不知” 2018-01-06

    人们常常批评一些不负责任或不了解情况的人是“一问三不知”,那么“三不知”究竟指的是什么? 明代姚福在《青溪暇笔》这部书里说:“俗谓忙遽曰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

  • [其它] 故宫为什么多红色和黄色? 2018-01-06

    紫禁城的建造是非常讲究的,布局、造型……每一处细节都是蕴含着“君权神授”、“皇权至上”理念的媒介,即使是颜色也不会例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颜色对于皇权,更加的至关...

  • [其它] "伥"为何物? 2018-01-06

    成语中有个为虎作伥,但何物为“伥”?从迷信的角度考虑,既然阳间有各式各样的人,那么阴间也应该有各式各样的鬼。这当然是无稽之谈,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也不妨学苏东...

  • [其它] 何为“牛鬼蛇神” 2018-01-06

    “牛鬼蛇神”这一俗语广为人知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凡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一概被打成“牛鬼蛇神”,关进“牛棚”劳动改造。“牛鬼蛇神”从此成了形形色色的“坏人”的代名...

  • [其它] 何为“信”? 2018-01-06

    在中国的文字中,我对“信”字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一则是因为这个字的内涵,二则是“信”给我带来的回忆。一般的人看到这个字,大概都会先想到书信、函件,唐诗有云:“烽火...

  • [其它] “三更”“半夜”源自两个人 2018-01-06

    如今的“三更半夜”一词,是夜已经很深了或者时间已经很晚了的意思。但在宋代,“三更半夜”一词却是源于两个人,一个是“陈三更”陈象舆,一个是“董半夜”董俨。他俩都是宋...

  • [其它] 何谓"龙马精神" 2018-01-06

    今年是农历壬辰生肖龙年,过年期间,朋友同事之间发新春祝福短信,经常提到“龙马精神”。何谓“龙马精神”,首先这是一个成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列举了唐代李郢的《上裴晋公》...

  • [其它] 古代为何"午时三刻"行刑? 2018-01-06

    午时三刻,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这在古代人看来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中国古代人们迷信的看法,认为杀人是“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

  • [其它] 盐城为何称“瓢城” 2018-01-06

    公元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历经千难万险,双脚终于踏上中国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他激动地在自己的游记里这样描述:“在城市和海岸的中间地带,有许多盐场,生产大量的盐...

  • [其它] 为什么岳父称为“泰山” 2018-01-06

    传说中,岳父、岳母称呼的由来也正是因为古代帝王常临名山绝顶,设坛祭天地山川,晋封公侯百官,史称“封禅”。唐玄宗李隆基一次“封禅”泰山,中书令张项做“封禅使”。张把...

  • [其它] "黄粱一梦"到底睡了多久? 2018-01-06

    成语中“黄粱一梦”,典故出自唐代的传奇小说《枕中记》。对于这个“黄粱”,如今的注解多称是蒸小米饭,真是大谬。 《枕中记》是唐传奇中很有趣的一篇。参照其原文,说的是有...

  • [其它] “书香”一说来自草药? 2018-01-06

    人们在日常交谈中,常常谈到某某人出身“书香之家”,某某人家是“书香门第”。但究竟何谓书香? “书香”之典出于芸草之香。芸草也叫香草、芸香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丛生,...

  • [其它] 为什么四字成语居多? 2018-01-06

    成语是一种相习沿用的特殊固定词组,意义上具有整体性,结构上具有凝固性。从字数上看,成语大多是四个字的,但也有三个字的,如“莫须有”、“落水狗”,有五个字的,如“小...

  • [其它] 廉洁为何叫"两袖清风" 2018-01-06

    古时人们说官吏廉洁,往往用“两袖清风”形容。明朝有名的廉洁官吏于谦,就曾在他《入京》一诗中有“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指里弄、胡同,引申为民间、老百姓)话短长”的...

  • [其它] 中国人为何还有一个虚岁(图) 2018-01-06

    有人说,在全世界,或许只有中国人有两个年龄,一个周岁,一个虚岁。对于“周岁”是怎么回事,可能一般人还能说得清楚。而虚岁如何“虚”,却是件很容易让人迷惑的事情。很多...

  • [其它] 小零食为何叫“点心” 2018-01-06

    现在我们所说的“点心”,指的是正餐以外的一些小零食,特别是一些美味的小糕点等。其实,“点心”一词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所指的范围比现在要广泛得多。据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 [其它] 株连“九族”都有谁 2018-01-06

    一人犯死罪,家族成员与其共同承担刑事责任的刑罚制度,在古代称为“族”,故“族”者,即意味着由一个人的死罪扩展为家族成员的共同死罪。 九族“上自高祖,下至元孙,凡九族...

  • [其它] 文人何以称“穷酸” ? 2018-01-06

    相当长的时间来,媒体一直兴趣不减地关注着文人们的“酸事”:重庆富姐作家红艳,以每月不超过一万元的费用包养湖南落魄诗人黄辉,被包养者答应在一年内写出传世之作;另有一...

  • [其它] 春秋名称的来历? 2018-01-06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

  • [其它] 古代人夏天如何制冰? 2018-01-06

    最早冰制冷饮起源于中国,那时帝王们为了消暑,让奴隶们在冬天把冰取来,贮存在地窖里,到了夏天再拿出来享用。大约到了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出大量硝石,发现硝石...

  • 首页
  • 上一页
  • 115
  • 116
  • 117
  • 118
  • 119
  • 120
  • 121
  • 122
  • 123
  • 124
  • 125
  • 下一页
  • 末页
  • 1673327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