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 墨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因创始人墨子而得名。 墨子,名翟,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390年间。 《淮南子·要略》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不满儒家学...
《易》原为古代占筮之书及其解说,后被列入儒家经典。《易》有《连山》、《归藏》、《周易》三种,《周礼》云:“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
所谓“二十四史”,是指中国历史是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的统称,起于汉武帝时诞生的《史记》,终于清乾隆时刊行的《明史》,前后相隔一千八百多年。 “二十四史”的概念亦是逐步...
杂家,列于诸子中,是很鲜明的一派,因为它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将其列为九流之一。 战国末期,经过激烈的社会变革,封建制国家纷...
编者按:不少人对国学知识略知一二,又不甚了解,耳熟能详,却不知所以然,加以众多网友提出许多关于国学的问题,希望予以解答。针对此情况,国学网从即日起推出“日知月晓”...
“三礼”之名始于东汉郑玄,指《周礼》、《仪礼》和《礼记》。皮锡瑞在其《经学通论》中有论述:"三礼之名,起于汉末,在汉初但曰礼而已,汉所谓礼,即今十七篇之仪礼,而汉不...
经,指儒家传统的经典著作。从西汉到清代,有十三种儒家文献渐次取得“经”的地位,形成了“十三经”。 最初儒家的经典为“六经”,就是孔子所说的“六经”,即《诗》、《书》...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主持修撰。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仁宗末...
《史记》,中国古代第一纪传体通史,为中国古代最着名的史家、西汉武帝时司马迁编写。司马迁,生卒不详,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早年博读经史,遍游名山大川,从当时著名学者...
小学,在汉代一指儿童启蒙学堂,同时指文字之学,儿童所学习的最初的文字知识,包括“六书”。 章太炎指出,汉儒指文字之学为小学。《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
经学家 专门指称阐释、批注、研究与宣传儒家经书的学者,官方的经学家通常具有博士、助教之类的官职,但在历史上出名的人物通常是民间学者。 西汉从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经...
六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周代所说,指古人所要学习的六中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
《仪礼》原名《礼》,系记载古代礼制的著作,今本通行十七篇。汉代人以其所讲为士所必习的礼节,称为《士礼》;相对《礼记》而言,又叫《礼经》;晋代人认为其所讲的并非礼的...
一般将《通典》、《通志》、《文献通考》三部政书合称“三通”、“前三通”。 《通典》 《通典》,唐杜佑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十通”之一。德宗贞元十七...
《宋书》共一百卷,记载了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退位首尾六十年的史实,包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 全书以资料繁富而著称于史林,为研究刘宋一代的基本史料。...
《尔雅》——聚类释名,经纬百科 尔,近也;雅,正也。《尔雅》即指解释词义近于雅正,合于规范,是我国最早的训解词义专著,也是最早的名物百科辞典。国学大师章太炎称其为“...
《南齐书》记载了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共23年的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原名《齐书》,至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所著《北齐书》,改称...
《孝经》——百善之首,立国之基 《孝经》是专论“孝道”之书,今文本十八章,一般认为成书于先秦。书名来自于“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全书以“孝”为中心,将“...
《陈书》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亦为姚察、姚思廉父子所编撰,共三十六卷,帝纪六卷,列传三十卷,无表志。 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文帝灭国首尾三...
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