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问答》,方以智撰。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鹿起,桐城(今属安徽)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幼禀异慧,博览群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通。...
《新序》为刘向以历史故事阐发其政治思想的著作,采集舜、禹至汉代以来的各种传说及文献记载的嘉言懿行,分杂事、刺奢、节士、义勇、善谋五类加以编纂,文字大多引自经传诸子...
陆贾(约前204~前170),楚人。以客从刘邦定天下,有辩才,奉命使南越,说南越王赵佗称臣,归拜太中大夫,时于高祖前称《诗》、《书》,高祖乃令其述秦所以亡、汉所以兴之故,...
《新书》,又称《贾子》,西汉贾谊撰。贾谊(前200~前168),河南洛阳人。年十八,以文才闻名于郡中。二十馀,汉文帝召为博士,迁太中大夫。数上疏,言时弊,为大臣所忌,贬长...
《金刚经》, 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经典,后秦鸠摩罗什译。般若,梵语,意为智慧;波罗蜜,梵语,意为到彼岸。以金刚比喻智慧之锐利、顽强、坚...
《忠经》,东汉马融撰。马融(79~166),字季长,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名将马援之从孙。知识渊博,遍注群经,是东汉著名经古文学家。 《忠经》是系统总结忠德的专...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 佛陀去世后的数百...
《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简称《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共十卷。...
《无量寿经》,三国魏·康僧铠译。康僧铠,生卒不详,印度人,于曹魏嘉平五年来华,在洛阳白马寺译出此经。 《无量寿经》乃净土三经之一,两卷,其主要内容是:释迦牟尼在王舍...
《孔子家语》,或称《家语》,今本十卷四十四篇,主要记述孔子及孔门弟子的思想言行。关于其作者和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说法。《汉书·艺文志》著录二十七卷,列在六艺略《论...
中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世界的三大宗教(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在中国都有其信徒、组织和活动场所。其中,佛教分汉语系佛教(公元前2年传入)、藏语系佛教(公元7世纪传入...
《太玄经》,西汉扬雄撰。扬雄(前53~18),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人,西汉后期著名学者,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博览无所不见,口吃不能剧谈,为人简易清静...
《肇论》,东晋·僧肇撰。僧肇(384~414),本姓张,东晋京兆长安(今陕西安市)人,以佣书为业,善《老》《庄》,后读《维摩经》,认为佛理更深,遂出家。二十岁远至姑臧从鸠...
汉字虽然有大量的形省字,但是不能像拼音文字那样,可以通过文字符号本身,直接表示出正确的读音来。因此,为了便于传授和学习汉字,自古以来人们创造了许多给汉字注音的方法...
《史通》问世之后,对于后世史论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宋元期间,相继产生了如郑樵的《通志》、范祖禹的《唐鉴》和吴缜的《新唐书纠谬》等。继宋元之后,明清两...
《法苑珠林》,唐道世著。道世(?~683),俗姓韩,字玄恽,因避唐太宗讳,以字行世。原籍伊阙(今河南伊川西南),祖上为官,久居长安。十二岁入青龙寺出家,深研律学,博通...
《容斋随笔》是南宋洪迈著的史料笔记,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必读之书。 洪迈在《容斋随笔》卷首说明:“余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先后,无复全...
《六祖坛经》,又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法宝坛经》、《坛经》,禅宗经典,一卷。六祖者,慧能也,坛经,设坛讲经之谓。此经系我国撰述佛典中唯一称“经”者,为禅宗六祖...
《通志》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全书二百卷,有帝纪十八卷、皇后列传二卷、年谱四卷、略五十一卷、列传一百二十五卷。作者郑樵(1104~1162),字渔仲,宋兴化军莆田(今属福...
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另称《杂华经》。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最早流传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