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刻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数量巨大,内容宏富。其中石刻药方目前发现有河南龙门石窟药方洞药方、广西南宁(邕州)宣化厅范质子刻《疗病方书》、广西桂州馆驿陈尧叟刻《集...
22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民俗专家表示,夏至是农历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重要传统节日,称为“夏至节”,在这一天民间有吃面条、食粽子、吃馄饨等众多...
从今年开始,每年的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从传统习俗看,三月三、六月六、加上清明踏青、重九登高等,民间外出游玩的日子有不少,为何要把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呢? 5月1...
昆曲,又称昆剧,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它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
金陵本《本草纲目》 2011年5月,国家图书馆藏元古林书堂刻本《黄帝内经》和中医科学院藏金陵本《本草纲目》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
《少年》是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中共旅欧支部的机关刊物。1922年8月1日创刊。前期主要由赵世炎负责编辑,陈延年、陈乔年等负责刻蜡版、油印、装订和发行等工作。1923年3月以后,...
《易学启蒙》,南宋朱熹、蔡元定合撰,由蔡氏起稿。 蔡元定(1135-1198),字季通,学者称西山先生,建宁府建阳县(今属福建)人,师事朱熹,朱熹以友视之。朱熹以为言《易》不本...
日前,“艰难与辉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馆藏珍贵历史文献展”正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一件件珍贵的文献从历史深处浮现出来,诉说着中国革命的昨天与今天,抒写着中国...
“大圣遗音”古琴为伏羲式,桐木胎,鹿角沙漆灰,色紫如栗壳,金徽玉轸,圆形龙池,扁圆形凤沼。七徽以下弦露黑色,遍体蛇腹断纹,中间细断纹,额有冰纹断。圆池上刻草书“大圣...
端阳节。按夏历地支纪月推算,五月为“午月”,午时为“阳辰”,所以端午亦称“端阳”。《月令广义》载:“五月五日端阳节”。 重五节。因五月初五的月、日均为五,所以称“重...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公开发行的中央机关报。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陈独秀领导刊物的出版,并题写刊名。该报为16开本...
▲ 唐代供养石灯 灯,是人类使用时间最长的生活用品之一,许多文献中都有关于灯的记载,唐诗中更有不少歌颂灯盏、吟咏照明的诗句。今天,当传统意义上的灯具渐渐退出人类生活...
古时,端午娱乐游戏很多,斗草,便是一种。所谓斗草,即用花草来斗胜负。此种游戏,源于周代。到了南北朝,南方渐渐把斗百草演变为端午的文化娱乐风俗。宗懔《荆楚岁时记》载...
《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的重要文献,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办的党内机关刊物,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刊。1920年8月,在共产国际代表维金斯基的帮助下,陈独...
伪装本又称“托名本”、“伪装书”,是封面印着伪装书名以掩盖其内容的书。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及其影响下的出版机构,为对付反动当局查禁革命、进步书刊,常常...
端午划龙舟之俗早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已存在。端午龙舟竞渡很可能起源于中国南方民族每年一度的春季送瘟神仪式。 历史上五月端午前后,正是南方疫情流行的高发期。为躲避瘟疫,人...
初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1916年9月第2卷第1期起改名为《新青年》杂志,16开本。至1926年7月终刊,它经历了月刊(1915年9月创刊到1922年7月,共出9卷54期)、...
《周易要义》,南宋魏了翁撰。 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学者称鹤山先生。庆元五年(1199)进士,历知嘉定、汉州、眉州、泸州、潼川、福州等地,官...
■ 新加坡 端午节来临前,在新加坡华人聚集的地方,人们纷纷支起摊位售卖粽子,其中“娘惹粽”很受欢迎。所谓“娘惹”,实际上是指华人和马来西亚人通婚的后代。男的被称为“...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于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杨家岭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发表的两个讲话(即“引言”和结论报告),系统地总结了“五四”以来革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