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常识 >
  • [其它] 画坛“四僧” 2017-11-24

    清代宫廷画家中的王恽、王鉴、王时敏、王原祁被人称作“四王”,同一时期还有一些人的创作与“四王”的艺术追求截然不同,在艺术上主张重视生活感受,强调抒发情感,对振兴当...

  • [其它] 曹定云:商“司母戊”不应错为“司马戊” 2017-11-24

      商“司母戊鼎”(如图)于1939年3月出自河南省安阳侯家庄武官村。1959年由南京博物院移交给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为国之重...

  • [其它] 春秋五霸 2017-11-24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司马迁说:...

  • [其它] 苏门四学士 2017-11-24

    “苏门四学士”指北宋后期在苏轼提携下而知名于时的四位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 苏轼作为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享有盛誉,黄、秦、晁、张四...

  • [其它] 说“传胪” 2017-11-24

    一甲传胪砚台 二甲传胪插屏     古时,殿试公布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布,传于阶下,谓之传胪,为唱名之意。清代科考,进士一甲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第一名称为传胪。明代...

  • [其它] 战国四公子 2017-11-24

    中国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

  • [其它] 宗法制 2017-11-24

    概 述 宗法制度是用父亲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

  • [其它] 清康熙豇豆红釉团螭纹太白尊 2017-11-24

        本品小口微撇,短颈溜肩,鼓腹呈半球形,承矮圈足,窄小整齐,外壁满施豇豆红釉,腹部刻团螭龙暗纹三组,图案紧凑自然。圈足内施白釉,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

  • [其它] 商晚期—西周:兽面纹方鼎 2017-11-24

        此鼎约为公元前11世纪物。     方腹规整,口沿略微外侈,平滑口沿上有U形耳,四足上饰蕉叶纹。鼎身四边与四面中心有扉棱将图案分割,扉棱上有直线和T形纹饰。鼎腹四面饰...

  • [其它] 趣闻:中国鲜为人知的七项重大发明 2017-11-24

        中国人发明了什么?对这个问题,几乎所有人都会脱口而出:“四大发明”!实际上,在五千年的文明中,中国人的重大原创性发明远远不止这“四大发明”。     十进位值制...

  • [其它] 郡县制 2017-11-24

    郡县制,指在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现在的行政区划)的总称。 春秋时代一些诸侯国为了加强管理而置县,直接任命一些不得世袭的...

  • [其它] “解元”漫谈 2017-11-24

    明代唐伯虎经常在自己的书画作品上钤盖这枚“南京解元”印章。     当谈起中国的科举制度,不少人会把“解jiè元”错读成了“解xiè元”。 元:第一。解元:封建时代称地方(明...

  • [其它] 分封制 2017-11-24

    概 述 “分封制”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给诸侯的一种制度。对各诸侯国有效控制,加强统治。在“分封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

  • [其它] “赤道南北两总星图”——星空里的文明记忆 2017-11-24

    赤道南北两总星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世界记忆工程”旨在唤起人们对世界范围内濒危、散失或正遭受厄运的文献遗产的关注。如今,全世界已有240多项档案文献入选《世界记忆...

  • [其它] 东汉三君八俊 2017-11-24

    东汉时期,太学生把敢于同宦官进行斗争的清流人物,冠以“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称号,表示对宦官集团的不满和蔑视,其中以“三君”窦武、刘淑、...

  • [其它] 健康箴言:炼闲身以磊石栽花,也当陶公之运甓(上联) 2017-11-24

    下联:销暇日于楸枰纸局,且同谢傅之围棋 此联是李渔于清康熙十年(1671)在苏州写的赠联。 上联的“磊石”,把众多的石相委积。《鲁灵光殿赋》:“磊石可相扶。”“陶公”,指...

  • [其它] 各地中秋风俗 2017-11-24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中秋不仅可以赏月、尝月饼、品桂花酒,各地的风俗也是多种多样。不过不管怎么过,这些风俗都寄寓了人们阖家团圆、平安喜乐的美好心愿。 博饼:相传,...

  • [其它] 语文信箱:“像一束火种”的说法不妥 2017-11-24

    杜老师: 某媒体中说“这份报纸就像一束火种,在迷茫时代照亮了我青春的道路。”请问“像一束火种”的说法是否妥当?谢谢! 青岛读者 顾东水  顾东水: 量词“束”用于捆在一...

  • [其它] 健康箴言:大量度人,小心处事 正身率物,屈己为群 2017-11-24

    这是中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黄炎培早年的“自勉联”。 上联的“大量”,指气量大,胸怀宽宏。《晋书·车济传》:“(济)果毅有大量。”“度人”,度,是推测,估计。《诗经·...

  • [其它] 语文信箱:“须”跟“需”的用法 2017-11-24

    杜老师: 我常分不清“须”跟“需”的用法。例如:有时看见“只需”,有时又看见“只须”。请您解释一下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谢谢! 新加坡留学生 樊佳慧  樊佳慧: “须”...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