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治学心语 >
  • [治学心语] 早于鲁迅载入史册的周树人——教育部佥事如何践行文艺梦 2022-11-09

    几乎每个现代文学的研究者都曾经质疑,为什么到北京后的鲁迅要“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无他,工作职责之所在而已。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有一项工作职责即为“调...

  • [治学心语] 新闻人物·冯骥才:斜杠“80后” 2022-11-09

    3月11日,冯骥才迎来了他的80岁生日,当天,他去看望了105岁的母亲,吃了一碗面,合了几张影。有出版社在公众号上发布了他的近况,获得了数万阅读量和近百条留言。长长的留言甚...

  • [治学心语] 六十岁的学术飞跃——徐通锵与“字本位”理论 2022-11-09

    徐通锵先生的学术飞跃,是在60岁之后完成的。60岁之前,他已经是一位享有盛誉的语言学家;60岁之后,他有了“字本位”理论。虽然60岁之后的徐通锵“推翻”了60岁之前的徐通锵,但...

  • [治学心语] “功勋外教”的七十余载中国情——追记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吴雪莉 2022-11-09

    教育家、“十大功勋外教”获得者、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吴雪莉,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7日凌晨4时在开封逝世,享年96岁。 噩耗传来,全校同哀。河南大学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沉...

  • [治学心语] 他将《红楼梦》带进西语世界 2022-11-09

    ——记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北京大学原西方语言文学系主任赵振江  【新闻人物】  1995年9月,北京大学新生报到时节。 这段时间,可以看到一个身穿短袖圆领衫、年过半百的...

  • [治学心语] 无尽的神韵——吴调公的晚期学术写作 2022-11-09

    吴调公自述 我父亲是昔时习称的一位“儒医”,除潜心医学撰著以外,对古代文史涉历较广,藏书较丰。这样的家庭环境对我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九岁左右起我就如醉如痴地读了些古...

  • [治学心语] 学人小传:徐通锵 2022-11-09

       徐通锵(1931年—2006年),浙江宁海人,语言学家。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语文专业,1956年毕业留校任教。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主任。著有《语言学纲要》(与叶...

  • [治学心语] 学人小传:刘文英 2022-11-09

    刘文英(1939—2005),陕西乾县人。哲学家、哲学史家、文化学家。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先后执教于兰州大学和南开大学,曾任兰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哲学系主任,...

  • [治学心语] 徐志摩、徐悲鸿的美术观念之争 2022-11-09

    1929年,民国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在上海举行,全部展品分为七大项:“书画”“金石”“西画”“雕刻”“建筑”“工艺美术”“美术摄影”,总共万余件。为此次展览还印有《教育...

  • [治学心语] 江西赣州石城砚制作技艺传承人江小坤——精雕细琢 意韵悠远 2022-11-09

    “采石要专心,石脉走向要分明”,“打磨手要轻,护皮保画不伤筋”,一方深涧中的石料,要经过采石、锯石、相石等10多道工序,眼前的石城砚才能呈现出古书中记载的“温润缜栗...

  • [治学心语] 走进文艺家·马金凤:给观众唱戏是我这辈子最大的事 2022-11-09

      百岁高龄的她,是豫剧“五大名旦”目前硕果仅存的一位戏剧大师、豫剧“马派”艺术创始人。她的代表作《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等在河南乃至全国各地有着广泛的...

  • [治学心语] 创作立体壁画收获大量关注,95后女孩张丽佳——以壁为纸绘斑斓 2022-11-09

    整日与涂料为伴,拿着刮刀爬上高脚架,凹凸不平的腻子在她手下变成一幅幅立体壁画。这是壁画师张丽佳的工作日常。 这名95后女孩常说自己是“刮腻子”的,只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

  • [治学心语] 从屋檐到案头,“刻砖刘”重焕生机 2022-11-09

    提到天津民间工艺“四绝”,其中“三绝”——杨柳青年画、“泥人张”“风筝魏”为人所知,但“刻砖刘”仿佛销声匿迹了,甚至有文保学者认为“刻砖刘”已经断代了。但是记者了...

  • [治学心语] 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杜钟勋——涂漆研磨 刀刻雕琢 2022-11-09

    【绝活看点】 制胎、绘画、涂漆、研磨、推光……漆画技艺,非一日之功。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杜钟勋近半个世纪与漆艺为伴,追求工艺技术精湛的同时,更注重把器物、创意、哲思统...

  • [治学心语] “茅盾”注说 2022-11-09

    茅盾,沈雁冰笔名,1927年发表《幻灭》时开始使用。最初署“矛盾”,是当时接替郑振铎主编《小说月报》的叶圣陶把它改成“茅盾”。理由有两个:一是“矛盾”不像人名,且太刺眼...

  • [治学心语] 作家近况·冯骥才——莫道桑榆晚 提笔再出发 2022-11-09

    冯骥才80岁了。3月11日生日当天,他和105岁的母亲一起吃饭,面前摆着两碗简单的长寿面,母子二人对着镜头微笑,拍了一张合影。“我喜欢在人生每一个重要节点上,过得‘深’一点...

  • [治学心语] 走近文艺家·安志顺:一生打遍各种鼓,唯一不打“退堂鼓” 2022-11-09

         意大利作曲家维拉德称他为“中国打击乐的贝多芬”,中国人则称他为“鼓神”“鼓王”。88岁的他,将陕北硬汉的豪情担当和一辈子的生命体验全敲在了鼓上,用鼓声讲述民间...

  • [治学心语] 剪纸艺人的冬奥情缘 2022-11-09

    1月14日,农历腊月十二,行走在河北张家口蔚县的街头,只见许多商户和大楼已经张灯结彩。连日来,当地气温已接近零下20摄氏度,小城蔚县的年味却愈加浓厚。 “这里的刻画需要再...

  • [治学心语] 谁说女子不如男——考古界的女性 2022-11-09

    【守望家园】    说到考古,你脑海中的画面是不是:一群男人,头顶骄阳,戴着草帽,蹲在一个个方形土坑里,用把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抠土?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风吹日晒,...

  • [治学心语] 追梦人刘文英 2022-11-09

    【求索】 长期以来,提到梦的分析与研究,很多人只知道西方的弗洛伊德和他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刘文英先生,一位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研究者,用大量历史文献证明,中国古代几千年...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