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我的老领导、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原所长陈乐民先生逝世十周年。十年光阴,倏忽而过,中国的变化之大,恐怕是先生在世时未曾料到的,特...
1月中旬,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慧芬,获评2018年度“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她与冯骥才等十位非遗工作者,成为业界年度致敬的对象。 有人说,中国的绣娘有很多,但姚慧芬却只...
捷克汉学家克拉尔的研究和翻译深深影响了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捷克首都布拉格举世闻名,景致旖旎,历史厚重,东西方文明与各种思潮在此交汇,捷克汉学研究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
最近几年见到卢兆荫先生的机会没有过去那么多了。毕竟九十高龄的老人了,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不劳烦他再四处奔波。前不久国家博物馆为满城汉墓做了一次纪念特展,卢先生才再一次...
孙犁在与郭志刚的谈话中提到,“我个人的生活,说起来还是比较单纯的:从上学,到教书,到参加抗日工作。抗日工作也不过是教书、编书、写文章,比较简单”。他也曾自白,“我...
“我们替这些衣物讲故事,让大家知道它们的美,感受祖先的智慧。” ——傅 萌 “就像修补过残破照片,大家才知道,原来照片里的老人曾是那么优雅动人。我们的工作也是如此。...
1 陈铁健先生在《文汇报》2015年11月9日第13-15版发表《师缘十载漫思忆——读〈吴江文稿〉及其他》,谈他与吴江先生的交往,其中一段涉及吴江先生寄给他的一本我写在《赵朴...
郑天挺(1899年—1981年) 资料图片 《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郑天挺 著 中华书局 1948年12月,北京大学50周年校庆之际,北大学生自治会以全体学生名义,赠送给郑天挺先生一面题着...
题字:王 宁 王宁在讲解中国汉字。资料照片 王宁在国家图书馆主讲《汉字与中华文化》课程。资料照片 开栏的话 一辈子有多长?能干多少事? 掬一捧岁月,书一笔芳华。有的人付出...
张謇(1853年—1926年),祖籍江苏常熟,清末状元,近代中国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不仅造福一方,影响还...
王侠军的作品《紫气东来》。(资料图片) 王侠军独特的杯子作品。(资料图片) 在两岸艺术界,王侠军是传奇。极少有人可以如他这般,十几年一个转身,赤手空拳、从零起步打开...
图为吴为山。晨树摄(影像中国) 图为吴为山的雕塑作品《鼓舞》,刻画的是劳动人民表演安塞腰鼓的场景。晨树摄(影像中国) 核心阅读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从事雕塑创作...
2019年1月10日早晨6时6分,国医大师邓铁涛在广州去世,享年104岁。邓铁涛1916年10月出生于广东开平,他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全国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法”...
白堤东起断桥,西迄孤山东南麓的平湖秋月,全长约一公里。它把西湖划分为里湖和外湖。循堤而行,可以充分领略西湖明媚的风光。 如今一提到白堤,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把它和白居易...
学人小传 陆俭明,1935年生,知名语言学家,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海内外17所高等院校的兼职教授;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
稚童灵鹿图。李延声/绘 中国人历来特别重视取名字。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诗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也是一部取名宝典,...
曹先擢(1932-2018) 2018年11月7日,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辞书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曹先擢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曹先擢1932年11月10日生于浙江长兴,1954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
图一 图二 “野王纻器”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汉桓宽的《盐铁论》:“今富者银口黄耳,金罍玉钟。中者野王纻器,金错蜀杯,夫一文杯得铜杯十,贾贱而用不殊。”说的是野王这个地...
赵孝斌向开封市集英小学师生讲述成语“开卷有益”背后的故事。李克君摄 “大家熟悉的开卷有益的故事就发生在开封,那是宋太宗赵光义坚持阅读《太平御览》,他说‘开卷有益,朕...
吴涛林近照。图片由作者提供 竹壳雕作品。图片由作者提供 竹壳雕作品。图片由作者提供 身材魁梧,声如洪钟,笑起来齿牙春色,甚是爽朗。他说:“我是天生的大嗓门儿,如果有一...